又是一年清明时。献上一束鲜花,擦拭墓碑,向故去的亲人表达无尽追思。4月4日,清明节小长假最后一天,天气晴好,南昌市各大墓园迎来祭扫高峰,25万人涌入瀛上墓区祭扫,该市当天祭扫人群达33.8万人。数据显示,清明节小长假期间(4月2日至4日),南昌市各大墓园共接待64.7万祭扫市民。
2014年,南昌市瀛上墓区推行禁止燃放鞭炮爆竹、焚烧祭品政策。去年,南昌市10个经营性墓园全面实行“禁鞭、禁燃、禁售”。南昌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坦言,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烟雾弥漫、爆竹声声的景象不见了,全市各墓区的空气清新不少,文明祭扫深入人心。
清明小长假南昌64.7万人扫墓
2日上午,梅岭世纪园人流如织,在由省殡葬协会主办的首届节地生态百姓公祭活动现场,前来祭扫的市民可以免费领取墓园发放的黄丝带和心愿卡。“希望市民以绿色、文明的方式表达哀思,祭拜祖先。”梅岭世纪园相关负责人透露,从4月2日至4日,墓园发放黄丝带和心愿卡数量均超过1万。
“前几年清明、冬至期间,瀛上墓区烟雾缭绕,我们到墓区去根本受不了。”自从南昌市推广文明祭扫,实行“禁鞭、禁燃、禁售”后状况大有改观,南昌市民陈先生对文明祭扫很支持,每次祭拜先人时购买鲜花已成习惯。
记者了解到,4月2日至4日清明节小长假期间,南昌市共有64.7万人扫墓,其中就有47.5万前往灜上墓区祭扫。
4日,记者注意到,墓区路口私家车有所减少。南昌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因交通管制,加上此前的宣传引导,大部分祭扫市民更愿意选择公交出行。据公交公司提供的数据,清明长假3天共发送专线班车4000余趟次,共运送超过15万人进墓区,约占祭扫总人流量的23%。
大学生一天最多卖出两千多元鲜花
记者注意到,传统祭扫方式已逐渐被鲜花祭奠、网络祭奠等绿色祭扫方式取代。清明节前,南昌市殡葬管理处就曾为市民免费提供“网上祭拜”服务。市民只需提供身份证,在工作人员对网络灵堂进行设置和编辑后,市民便可登录“www.964444.com.cn”,点击“网上纪念”开展悼念活动。
此外,鲜花祭扫早已成为扫墓习惯,市民大多会带上一束鲜花入园祭扫。4日,记者在瀛上墓区看到,墓区主干道松鹤路上满是销售鲜花、仿真花的摊点,最受欢迎的是菊花。不过,记者发现销售鞭炮、冥币的摊点仍然存在,令人欣喜的是市民鲜有问津。
“新鲜的黄菊15元一捧,2块钱一朵……”记者发现 ,摊贩兜售的祭品以传统的黄菊、白菊为主,兼有康乃馨、黄丝带等。4月4日下午,几位手持菊花叫卖的年轻人吸引了记者。“我们是来自山东和甘肃的大学生,清明回家路途遥远,索性留校。”因为学校距离瀛上墓区较近,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大二学生小李和几个外省同学合计贩卖鲜花。
“收获颇多,平均下来每天卖出一千多元的鲜花。4日当天卖得最好,有两千多元。”小李说,几天下来,感触最深的还是南昌市民文明祭扫观念很强,公交车一靠站大多市民直奔卖花摊点,这也让鲜花成为墓区的抢手货。鲜有在墓区燃放烟花爆竹的情况,墓区空气很好。
4日当天,记者从广兰路口沿着松鹤路一路走去,40分钟时间里只三次听到鞭炮声,随意走进几个墓园,满眼尽是苍翠的松柏、黄菊花、白菊花、形式多样的小型塑料花圈等,墓区显得整洁宁静。在墓区的多块心愿墙上,市民们纷纷留言,寄托哀思。
南昌环境质量监测站墓区监测点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4日15时30分,瀛上墓区以及周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为优(一级)。“经监测瀛上墓区以及周边区域环境空气优良,PM2.5均值为21微克/立方米,PM10的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南昌市环境监测站副站长樊孝俊告诉记者,今年墓区内燃放鞭炮和焚烧冥币的现象几乎绝迹,文明祭扫、环保祭扫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江西日报记者 刘 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