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7时20分,省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3小时后,雷电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就在当天上午,安义县金安福园墓区内,4位南昌市民撑伞扫墓时被雷击中,事故造成一死三伤。
专家表示,目前我省已进入雷雨季节,雷电将增多。据江西省闪电定位系统测定,全省每年落雷40至90万次,雷击灾害严重。
今年初雷来得比往年早
4月3日上午,我省多地白昼如夜,电闪雷鸣,大雨倾盆。气象部门介绍,当日响雷时段集中在凌晨至上午,以及傍晚前后。这次雷电具有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全省各地几乎都监测到了雷电活动,一些地方还出现了狂风甚至冰雹。
其实,早在2月12日,南昌就响雷了,这是2016年南昌首次响雷,今年的初雷来得比往年早一些。历年气象资料表明,我省常年打第一声雷的时间(初雷期)为2月下旬到3月初。2011年较晚,5月份才出现初雷。
《2015年江西省雷电活动白皮书》显示,2015年全省落雷556227次,与往年相比总数偏少。
气象专家称,包括南昌在内,我省多个地区属地闪高密集区,雷电活动主要出现在3月至9月,尤以6月至8月最活跃;雷雨天气的主要发生时段为12时至20时。
赣南4县去年雷电日超过120天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省因雷灾死亡26人,受伤1人,其中农村死亡23人。与2014年相比,雷灾致死人数减少6人,受伤人数减少12人。雷击事故主要发生在5至7月,地点主要在南昌、上饶、吉安和宜春。
去年,全省各县市平均雷电日为80.6天,安远县、会昌县、寻乌县和信丰县雷电日超过120天,平均每3天发生1次以上落雷,寻乌县最高,达134天。
据介绍,由于缺乏防雷知识,防雷意识不高,全省88%的雷击死亡案例发生在农村,绝大部分发生在田间和水边。去年3起城市雷击死亡案例均是由于雷雨天气在室外骑车被击中。
“其实,这些事故都可以避免。最好的办法是雷电天气来临之前,赶快回家避雷。”防雷专家指出,雷电发生时,如果身在野外,一定要将身上的金属物扔掉,或者放在5米之外,找一个低洼处,双脚并拢蹲下来,身体向前弯曲,双手抱膝,尽可能降低高度。
专家提醒,雷雨来时切忌狂奔,因为步子大了通过身体的跨步电压就大,更容易遭雷击;不要在空旷的室外使用无线通信工具;不要在大树下躲雷雨,也不要进入棚屋、岗亭等低矮的建筑物。此外,不宜在水面或水陆交界处停留。
江西日报记者 徐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