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群众足不出村就可以办事,减少奔波之苦,这是很多地方政府的追求。然而,南昌市滁槎镇与尤口乡合并为昌东镇后,留下的“后遗症”却让群众办事增加了不少麻烦。群众申报宅基地、婚姻登记等事项,有的往返一趟要跑40公里。
4月5日,记者了解到,原属滁槎镇的滁槎居委会和吉南村、赵围村、岭永村,在乡镇合并后,远离昌东镇行政中心,成为边远地带。昌东镇虽然设立了滁槎居委会办事处,吉南村、赵围村、岭永村等民事代办点,但办事处“作用非常小”,又无相应机制约束村级民事代办点。15年来,当地上万群众不得不把时间和精力耗在办事“路上”。
公交班次少 来回路途远
5日10时20分许,记者来到滁槎居委会办公楼,一楼有两间办公室悬挂着滁槎居委会党支部牌匾,大门紧锁,门上用白色粉笔写着“请拨138035121XX”,二楼、三楼完全闲置。
记者拨打电话后,一名女工作人员匆匆赶来。她直截了当地说,乡镇合并后,群众办事确实不如以前方便。
话音刚落,记者遇到家住滁槎居委会附近的姜红兵来办理婚迁手续。姜红兵告诉记者,他在深圳创办企业,因妻子将分娩,决定把妻子户口迁至老家。趁着清明节假期,从深圳赶回来办理。
姜红兵说:“原来在滁槎镇可以‘一站式’办理,现在办理婚迁手续要到滁槎派出所领取申请表,填写后到居委会盖章,再跑到近20公里外的昌东镇便民服务中心,找相关职能部门盖章,最后返回滁槎派出所办理,大量时间耗费在路途奔波上。”
奔波于滁槎居委会与昌东镇之间,姜红兵还有轿车代步,而更多的群众只能依靠公交车。滁槎居委会女工作人员称:“坐公交去昌东镇要花约1个小时,且班次很少。每天只有两班,8时和17时各一班。滁槎居委会是原滁槎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天祥大道修建后交通还算方便,但不少村庄没通公交车,群众办事更为不便。”
记者所走访的吉南、赵围、岭永等村,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群众赶公交车去办理婚姻登记、准生证等证件,往往要“赶早出门,摸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