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南昌人来说,湖滨西路犹如一条围在青山湖脖子上的项链,傍水而建,环境优美,是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从去年6月起,湖滨西路进行改造,致力于打造成青山湖西岸生态长廊。8月17日,记者探访发现,一条人车分流、功能更完善的新湖滨西路已现雏形。
探访:新路现雏形 国庆节前竣工
为打造青山湖西岸生态长廊,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网络体系,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升南昌城市形象,去年6月,南昌市政府办公厅批复同意新湖滨西路道路交通规划并开工建设。
“新湖滨西路已见雏形,以后去那休闲健身真是棒棒的。”8月17日,市民袁先生在朋友圈为新湖滨西路配上文图并点赞。据了解,新湖滨西路巡游道南起洪都大道,北至湖滨东路;游步道布置于青山湖与洪都大道之间相思林公园绿化带内,连接湖滨西路和湖滨南路游步道。昨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新湖滨西路已初见雏形,目前施工人员正在夯实路基,准备后续的路面铺设及道路沿线绿化种植。
据施工方负责人介绍,新湖滨西路与现有湖滨西路基本平行而建,道路全长约2710米,双向二车道,道路宽8.5米,设计速度为20公里每小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渠道覆盖、道路、排水、绿化和照明、交通设施等工程。记者看到,新老道路中间用现有的树木作为天然隔离,待施工接近尾声后,再种植绿植加以点缀。工程完成后,新湖滨西路将更添韵味。
分工:新湖滨西路专为机动车通行
湖滨西路改造前,由于道路比较狭窄,过往车辆也较多,也没有设计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给休闲锻炼的市民带来一定影响。新湖滨西路的修建,将彻底改变这一乱象。
“新湖滨西路修建好后,专为机动车通行,而现有的湖滨西路将不再通机动车,全部给行人、非机动车让道。”该负责人说,新老湖滨西路严格实行机动车、非机动车分流,交付使用后,将成为南昌老城区首条观景示范路。
“人车实现分流,不仅大大提高前来休闲游玩的市民安全,还能提升南昌城市形象、促进青山湖周边旅游。”在道路施工方负责人看来,新湖滨西路的改造,还提升周边商贸环境,甚至能提升周边住房及写字楼市场发展。
据施工方介绍,预计新湖滨西路在国庆节前就能全面竣工,到时候施工团队将对老的湖滨西路重新进行沥青铺设,完善相关绿化、亮化工作,为南昌首届马拉松赛事增色。
功能:提升渠道排水功能 缓解城市内涝
在打造新湖滨西路的同时,对于街道下水系统的质量,施工部门也下了一番工夫。
记者了解到,在建的新湖滨西路是在现有湖滨西路西侧的一条明渠上改造而成。“原来这一渠道是敞开式的,雨水、生活污水流经过后难免会产生难闻的气味。”施工人员介绍,以前西渠的水系存在水质较差的问题。景观池中的池水发绿、滋生蚊虫,曾被不少周边居民吐槽。现在新湖滨西路建设后,对西渠整体覆盖,既不影响渠道排水,上面还可通车,一举两得。
“我们对渠道进行了清淤、加固,在设计上也做了很多改良。”施工人员告诉记者,渠道管网的科学设计和优化调整,对周边道路逢暴雨必涝也带来了好处,可以加大暴雨天管网排水量及速度。此外,有关部门还准备增加水循环设备改善水质,通过一系列手段来提升水质。(记者汪清林 实习生张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