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记者获悉,《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日前正式出台,南昌将打破社区门店销售粮食模式,采用电子商务让粮食实现线上交易。在外销同时,南昌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将实行粮食从田间到餐桌全程监管制度,让市民买到的粮食可追溯到来源。
粮食主产县区打造粮食生产核心产区
据了解,南昌将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按期完成全省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242.48万亩建设任务。重点在南昌县、新建区、进贤县、安义县等粮食主产县区打造集中连片、高产稳产的粮食生产核心产区,保障全市粮食产能稳定。提升粮食生产科技创新水平,力争到2020年,全市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总数达到60个。
国有粮仓改变用途须先补建再迁移
在管好地方粮食储备方面,南昌市将从增强本级人民政府对当地粮食市场应急调控的需要出发,按照“产区3个月,销区6个月”的要求,建立相应规模的市、县(区)粮食实物储备。
对新增的市级储备粮食计划,各县区政府(开发区、新区管委会)应在今年年底前要全部落实到位。市、县(区)要加强地方储备粮油的管理,制定完善轮换制度,落实地方储备粮保管、收购,轮换等相关费用和利息,并将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确保及时足额到位。
南昌将加快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实行新库建设和“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并举,加强对国有粮食仓储物流设施保护管理,规范国有粮食仓储设施的拆、改、废程序。确需改变用途的,必须进行补建;需迁建的要先建后迁。鼓励粮食系统统筹利用旧城改造拆迁资金和退城进郊获得的土地出让金在建设仓储设施的同时,建设粮食收储、供应配套设施。
粮食销售可实现线上交易
南昌还将开展粮食电子商务,实现线上交易,推动粮食产业升级,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增加交易机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促进粮食行业突破传统经营模式。
明年每个街道至少有一个应急供应网点
保障区域粮食市场基本稳定,就要健全粮食供应网络与粮食质量安全保障体系。2017年底前,南昌按照每个乡镇、街道应至少有1个应急供应网点,人口集中的社区,每3万人应至少有1个应急供应网点,大型农贸市场至少有1个应急供应网点。
此外,南昌将主食产业化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民生工程,大力推广“中央厨房”供应模式,推进规模化主食生产加工中心建设,推进早餐工程、学生午餐、社区食堂等。支持试点建立一体化主食冷链物流配送体系,鼓励大中型主食加工企业发展仓储物流冷链设施,延伸生产营销网络。
实行粮食从田间到餐桌全程监管制度
而在2018年年底前,南昌还将在城乡普遍建立“放心粮油”供应配送中心、示范店、连锁店等经营网点建设。试行库存粮食识别代码技术,逐步建立粮食标识制度和追溯机制,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制度。
同时,加强监测预警,严防发生粮食质量安全风险。加强对药物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超标粮食的管控,建立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禁止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进入口粮市场。健全粮食产地准出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 (记者陈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