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南昌市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停车位不足的问题越发严峻。高效地利用空间为市民提供更多的停车位,成为当下兴起的解决停车难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南昌也建设了一批立体车库。立体车库在同等的占地面积下,能停放两倍乃至两倍以上的车辆,理论上说,可以有效地缓解停车压力。但从昨日记者采访的情况来看,这些已经建好的立体车库并没有得到完全利用,车库二层以上往往无一辆汽车停放。
现状
建立体车库缓解停车难
叫好不叫座
截至去年年底,南昌市汽车保有量达756218辆,平均每七人一辆汽车,比2014年年底的61.81万辆增长了10.22%,近五年年均增长率为12.57%;2015年,南昌新增汽车驾驶员22万,达到170万。面对越来越多的汽车,为缓解停车压力,南昌市建设了一批立体车库,但却叫好不叫座。
“平时都是把车子停放在路边,进出也方便。”日前,家住南昌市东湖区的市民曾女士表示,她家附近就有一处立体车库,尽管建成多年,但她从未将车子停进去。
像曾女士一样图便捷将汽车停放在马路边的车主还有不少。市民林女士表示:“像我这样拿驾照没多久的,技术不过关,车子在路边的停车位都不能完全停好,立体车库的车位对我来说更难停,暂时做不到把车停得恰到好处。”
走访
立体车库
二层三层无汽车停放
昨日,记者走访了红谷滩羽毛球馆旁新建不久的立体车库,这处立体车库位于南昌二中东侧围墙与羽毛球馆之间,采用三层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设备,可提供车位202个。记者看到,车库周边路面上已经停放了不少汽车,立体车库一层也几乎停满汽车,而二层、三层却没有一辆汽车停放。
“本来想把车直接停在路边停车位上的,但是现在南昌的气温还是比较高,停在路上车子会被晒得很热,为了遮阳,还是把车停在立体车库里面了。”刚停好车的车主胡先生告诉记者,天气凉快的时候,他都是把车子停放在路边停车位上,方便进出。
为何立体车库二层以上没有一辆汽车停放呢?停车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立体车库一层车主可以自己直接停放,车辆如果要停在二层、三层,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操控,放车取车都要有人操作。”停车场工作人员表示,本来立体车库需要4、5人排班,但现在只有两位专业操作人员,所以立体车库有时候无人操作,车主们索性不停在两层以上了。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象山北路的南昌第一个立体车库,在该立体车库周围的银行、宾馆门口都停满了车,而立体车库内仍有空位。“我们立体车库的停车位主要提供给宾馆的客人,但也对外营业。”立体车库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相较其他立体车库,该立体车库停放的车辆算比较多的,尽管立体车库与旁边的露天泊位是同样的价位,但几乎没有停满过,车主们更愿意将车停在露天泊位上。
探因
立体车库停车
对车对驾驶技术都有要求
近年来,为解决停车难问题,南昌已建40个立体车库,但是市民对立体车库认可度却不高。
“立体车库可以充分利用空间,缓解停车压力。”省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协会专家胡嘉欣认为,立体车库之所以认可度不高,是因为立体车位比普通车位停车要求更高,不少人难以停到位。停车位高出地面,没人引导很难停好,挪移、取车都需要人协助,没用过的人根本不会停。
南昌一立体车库的管理人员也表示:“立体停车位不是所有机动车都能停得进来,一般车重不得超2吨,车长不得超5.5米,车宽不得超过1.9米。超长、超宽、超重的车辆很可能会造成安全使用事故,越野车、部分加长车型等都停不进去。”
很多驾驶员嫌麻烦不愿把车停在立体车库,有些驾驶员技术不熟练,在立体车库经常造成车辆损伤。
建议
立体车库智能化
方便车主停车取车
昨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南昌的立体车库大多属于升降平移式,是比较落后的类型,在停车取车的过程中,这种立体车库有诸多不便。在象山北路立体车库,市民如需取车,得花至少五分钟时间。
胡嘉欣建议:“南昌大多立体车库都属于机械车库,停车需要半人工升降,因此可以将立体车库优化,让它变得更加智能化,方便车主停车取车,才会有更多的车主愿意将车停入立体车库。”
据介绍,如果是智能立体车库,市民只需要将车子停在某个地方,再通过智能运输带运输到停放位置,取车也只需要在同一地点取,而且比机械车库停车用时短。立体车库的好处是占地面积小,并且建设工期比较短,如果相关单位对立体车库进行优化,可以改善或解决立体车库遇冷的现象。
此外,有专家建议,车主在把汽车停入立体车库时,应先把车子开到车位正前方,两边都留出等量的距离后,再慢慢笔直往后倒。整个进库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不断调整车速以及修正方向的过程。倒车入位后,一定记得把车子倒到底。如果小半个车头露在外面,在升降横移停车过程中极易与升降杆发生碰擦,产生危险。同时,应注意看标牌,假如汽车的车型符合就可以停,假如车型不符合就千万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