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南昌市梅湖景区花博园工地下方发现古墓群的消息一经报道便引起了轰动。昨日,记者获悉,考古人员在8月底完成了野外考古发掘工作,5座古墓是东晋时期的“熊氏家族”墓葬。古墓墓葬形制保存相对完好,并发现有纪年铭文砖,具有较高的发掘价值。墓葬出土50多件文物,其中瓷器文物将为研究洪州窑提供新的实物材料。
铭文砖和墓葬排列
证明墓群属于“熊氏家族”
2016年3月1日,工人在花博园工地实施挖掘作业时,意外发现一座南北朝向的古墓穴。考古人员勘探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共发现7座古墓葬,其中5座为六朝时期砖室墓,另外两座为近代墓。
“5座墓葬形制保存相对完好,并发现有纪年铭文砖,具有较高的发掘价值。”南昌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古墓群墓室的部分墓砖刻有铭文,字体多为楷书,主要为“升平五年熊氏”和“隆和元年熊氏”。“古墓葬年代相近,排列整齐;再根据出土铭文砖‘熊氏’字样,说明这是一处年代久远的‘熊氏家族’墓葬。”南昌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认为,此次发掘的五座墓葬明显经过严格的设计规划,证明这就是一处东晋时期的“熊氏家族”墓葬。
古墓室铭文刻写的“升平”(357年~361年)、“隆和”(362年~363年),均是我国古代东晋时期年号。其中,距今时间最长的东晋“升平五年”,距今已有1655年。
发掘青瓷器等文物54件
“洪州窑”研究再添新宝贝
据介绍,虽然5座墓在墓室顶上均发现盗洞,但截至目前,花博园古墓群已清理出青瓷器、铜器、石器、铁器等各类文物54件。
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花博园晋代墓葬出土的瓷器文物,将为研究洪州窑烧制工艺及特点,还有洪州窑产品的销售和使用范围提供新的实物材料。
其中,墓葬出土的青瓷鸡首壶、青瓷四系罐、青瓷盏的形制与胎釉与邻近的丰城洪州窑的青瓷器一致,很可能就是江西本土产出。
记者了解到,“鸡首壶”是因壶嘴像鸡首而得名,是晋代时期老百姓家中最为流行的一种瓷壶。因为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而“鸡”又与“吉”谐音。这种青瓷“鸡首壶”也是古洪州窑当年最为热销的产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