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吃过娃娃头、七个小矮人、可乐冰、盐水冰、豌豆冰棒的童年是不完整的。”不少“90后”年轻人如此感慨道。而短短数年间,那些令人怀念的味道悄然消失。现如今,超市及小卖部的冰柜里都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冰棒、雪糕,夹心、脆皮、鲜奶……口味丰富,包装也花样百出。
记者近日通过走访发现,南昌冷饮市场本地品牌已渐渐消失,不少小有名气的本地制冰厂也纷纷倒闭,市场上90%的产品都是外地品牌,蒙牛、伊利、和路雪等品牌最为常见。
声音:
生活水平提高市民注重口感
“儿时味道”悄然消失
“别说我们很少吃那些单一口味的冰棒,每次带小孩出去玩的时候,她们都爱挑包装好看的、口感较好的、新出的品种。”南昌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大多数买冰棒的人现在注重的都是口感和该产品的受欢迎程度。
走访中,南昌市东湖区谌家坊花园冰棒批发部陈老板告诉记者:“虽然说本地冷饮的价格较低,但是现在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也不在乎一两块钱了,大家都是什么好吃买什么。我们批发部本地冰棒也很少了,销量肯定不如其他外地品牌。”
不少市民向记者表示,曾经那些令人怀念的味道悄然消失,在南昌冷饮市场上,现在很难寻找到它们的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不少外地产品,它们品种多样,包装独特,颇受市民喜爱。
现状:
外地品牌占据南昌冷饮市场“大半江山”
近日,记者走访了多家大型超市、连锁便利店、小卖部、批发部,发现不少连锁超市压根就没有本地品牌冷饮,却摆放着东北大板、哈根达斯旗下系列专用冰柜。当记者询问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一家连锁便利店工作人员小刘是否有本地品牌冰棒时,他摇摇头说了句:“没有。”
据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一连锁便利店工作人员介绍,近来卖得比较火的是东北大板,口味多样。“近期,一些酸奶型的冰棒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天冰系列的‘牧民酸奶’特别受顾客青睐,还有一款叫做‘萌萌哒’的雪糕。其次就是一些较为经典的品种,比如可爱多、冰工厂、各种口味的雪糕杯。”记者走访时发现,外地品牌占据南昌冷饮市场“大半江山”,且频出新款,除去大家常见的蒙牛、伊利、和路雪以外,还有雀巢、北京的八喜、浙江的祐康、东北大板、天冰系列。
记者走访发现,现在已经很少见的娃娃头冰棒和老豌豆冰棒,翻开袋子查看,记忆中“老南昌的味道”,现已不再是南昌制冰厂所生产,它们分别变成了浙江杭州祐康和江西新余的瑞丰惠尔旗下产品。
调查:
老牌制冰厂相继倒闭
如今的本地品牌多为小厂
记者通过调查得知,大部分本地制冰厂都已经停止生产。记者在拨打国营南昌制冰厂、洪都制冰厂、南昌星光制冰厂等辉煌一时的本地制冰厂的电话时,多数提示空号或停机。
辗转中,记者联系上从1992年起就开始经营华燕冷饮批发部的王小平老板,他向记者坦言:“早些年间,国营南昌制冰厂的娃娃头,还有一些国企的产品都卖得比较好,如今本地品牌走的都是中低端路线,企业缺少投资,现在市场上都是外地品牌,如长沙的天冰、广州的雀巢、上海的洪宝,蒙牛、伊利、和路雪就更不用说了。”
而记者也通过不少冷饮批发部的老板了解到,现在南昌为数不多的制冰厂中,市面上的本地产品多由南昌宏远冷业有限公司生产,比如南昌市民一直热衷的“老冰棒”,非常解渴,相对于其他的夹心、脆皮、鲜奶等复合型口味冰棒、雪糕,这种冰棒是属于单一型的。该厂苏先生告诉记者:“本土品牌冰棒确实很少,我们厂热销的有萌萌哒、经典冰激凌,多为合作品牌。”
记者发现,现如今南昌的制冰厂大规模的很少,多为10~20名员工的小厂。其中多数分布在南昌县小兰工业园及新建区。“本地冰棒很多都没有自己的品牌,多为仿造当下流行的品种来生产。”南昌市东湖区谌家坊花园冰棒批发部陈老板表示。
说法:
本地品牌要重新抢占市场
需提升品质与声誉
据了解,于1953年挂牌成立的国营南昌制冰厂,是当时南昌最大的制冰厂,现在早已变成了宾馆。早在2000年前,“新地”、“大众”、“太空”等本地品牌曾占据南昌冷饮市场90%的份额,现如今,外地品牌已占据“大半江山”。
记者查询工商注册信息发现,南昌有12家制冰企业,注册时间最早的为1953年,即国营南昌制冰厂,最晚的为2015年。不过,早在2003年,就已经有不少本地制冰企业相继停工、倒闭。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习惯的改变,市民对冰棒的要求慢慢提升。不再是仅仅只看价格,也不再喜爱单一的盐水、绿豆等口味。这么一来,本地冷饮企业所生产的低端产品渐渐失去消费群体,甚至只能转战农村市场。”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蔡桂云表示,南昌市夏季高温天多,市民有吃冷饮解暑的习惯,在南昌发展冷饮产业其实是非常合适的。外来品牌刚进入南昌时,本地企业并未加大生产设备、品牌包装等方面的投入,而外来品牌其资金、技术方面的优势,使得本地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南昌本地冷饮企业在技术上的投入过少,导致质量难以与外来品牌对抗。同时,在营销方面几乎也未见相应措施,其声誉和口碑会有所影响。”蔡桂云说,在投入和规模以及资源整合上多下功夫,南昌本土冷饮才能在品质和声誉上获得南昌市民更多青睐,抢回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