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石化厂区一瞥。通讯员 柯 斌摄
本报记者 江仲俞
今年前8个月纳税81.37亿元,同比增加28.72亿元,平均一个月逾10亿元。这个纳税大户,是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
9月初,记者走进这家炼油企业。4平方公里之内,管道密密麻麻、纵横交错、互联互通。厂区整洁有序,不见任何杂物;设备之间的空地上绿草如茵;废水池边白鹭栖息,水中锦鲤游弋。此番景色,很难与人们想象中的炼油厂联系在一起。
不仅经济效益可观,九江石化连续6年获评中国石化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是中国石化环境保护先进单位、清洁生产企业和江西省清洁生产企业。
成绩的背后,是九江石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智慧与担当。
提前部署,跃上千万吨级炼厂台阶
如果没有去年10月投产的800万吨/年油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那么,要实现月均纳税逾10亿元,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建成800万吨工程,标志着九江石化综合加工能力已跨入千万吨级炼厂行列。” 九江石化宣传部副部长熊向荣告诉记者,“九江石化从1981年投产之初的250万吨,到去年以前的500万吨,用了30多年时间。从500万吨到1000万吨,只用了3年多时间。”
500万吨产能的九江石化,在全国30多家炼厂中一直处于垫底地位,而且,这500万吨产能属于落后产能。九江石化的智慧就在于不是一味扩大产能,而是着眼于油品质量的提升,即在扩大产能的同时,进行质量升级。
九江石化总经理覃伟中说:“800万吨油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的建成投产,不仅有助于提升江西省石油化工产业整体竞争能力,还将对江西省石化产业调结构、稳增长起到积极意义。”
工程2012年启动,去年10月建成投产。工程实施之初,九江石化就考虑到了信息化与智能化,恰逢2012年初中国石化在全国开展智能工厂建设试点,九江石化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实现了量质双升。
油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投产还不到一年,收效就显现出来:与工程实施前相比,公司员工总数减少12%、班组数量减少13%、外操室数量减少35%。今年1至8月,累计加工量516.44万吨,同比增加112.52万吨,经济效益领跑中国石化沿江5家炼油企业,达到石化行业先进水平。
化解结构性过剩,即将批量生产国五车用汽柴油
在九江石化,记者得到好消息:预计今年10月份,该公司新建的汽油吸附脱硫装置将正式投入运行,批量生产国五标准汽油。
这一行动,与国家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合拍:国务院决定提前向全国供应国五标准的汽油和柴油,将全国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油和柴油的时间由原定的2018年1月提前至2017年1月。
九江石化敏锐捕捉到了这一市场信息,从需求侧入手推动供给侧改革——
去年,完成生产国五车用柴油的首次标定,产品通过中试试验,分析数据表明,九江石化能够全面满足国五车柴的质量要求,标志着九江石化首次成功生产出合格国五车柴;
今年6月30日,120万吨/年催化汽油吸附脱硫项目高标准中期交工,为如期、低成本实现国五汽油质量升级奠定了基础。这也意味着九江石化可年产国五标准汽油120万吨。
九江石化副总经理谢道雄告诉记者:“我国石化行业产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过剩。从市场反馈的信息分析,现阶段的过剩,具体表现在结构性的过剩。”
为解决这一问题,九江石化从提升油品质量入手,加大投入,提高深加工能力,使加工手段更加齐全、工艺更加先进;同时改变产品结构,向市场需求旺盛的产品调整。比如,生产高标号的清洁汽油、提升航煤比重等等。航煤从过去的年产20万吨,提升到现在的80万吨以上。
面向未来,高标准建设智能工厂
今年前8个月,九江石化实现利润13.6亿元,目前正全力冲刺全年利润16亿元以上的目标。
谢道雄告诉记者,这13.6亿元中,有近3亿元的利润,是通过智能化实现的。正是因为有了智能工厂,使九江石化克服了地处我国沿江中部地区、原油运费高于沿海炼厂的先天性不足,跨入了先进炼厂的行列。
智能化工厂,通俗说,就是给工厂装上一个“大脑”,每根管道都是“血管”与“神经”,各生产、管理环节遇到什么问题,都能第一时间反馈给“大脑”,再由“大脑”进行大数据处理,进而迅速安排、指挥生产管理全过程。专业的表述是:通过分布式控制系统、物联网、4G整合信息系统、三维数字化装置应用平台,实现了智能联动。
九江石化消防保卫中心主任朱玉山告诉记者,为了让“大脑”感知无误,厂区安装了850台可燃气报警、1000余处火灾报警、585套视频监控等装置,一旦发生异常情况,报警器立刻发出声响,在生产管控中心的显示屏上会出现具体地点,监控录像可以直接调出来现场情况,方便判断事故大小。现在,九江石化已成为国家工信部批准的“石化行业首家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是沿江区域规模盈利能力最强、利润率最好的炼油厂家。
谢道雄介绍,建设智能工厂,终极目的就是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生产方案。数据显示,智能工厂建成后,生产优化从局部、离线式提升为一体化和在线式,劳动生产率提高10%以上。过去从市场采购原料到进厂加工再到产品市场反应,时间漫长;然后凭知识、经验和有限的数据做出产品优化方案,又要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有了智能工厂,通过准确的大数据分析,一两天就出一套方案,甚至一天出几套方案。
供给侧改革为有效利用产能、转变经济粗放发展方式、应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提供了制度上的安排。智能工厂使九江石化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安全生产、环境治理迈向更高台阶。记者发现,厂区共有5个电子显示屏,每隔15秒钟更新外排达标污水COD、氨氮等指标,实时向社会公开环保数据,并与国家、省、市三级环保部门联网。水务运行部大班长应庆荣告诉记者:“目前,九江石化处理合格的污水中,有70%回用。我们的目标是100%回用。”
记者手记
毫不动摇支持国企改革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省委、省政府和九江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九江石化油品质量升级改造工程,九江市财政投入了近10亿元用于新项目的征地拆迁等。这样的支持,真给力!
国企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者,在改革发展中起着顶梁柱的作用。支持国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打造国企改革“江西样板”的现实需要,是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的必然要求。国企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拿九江石化来说,一年100多亿元的利税,分量重,贡献大,支持这样的企业,增量立竿见影,带动作用巨大,支持这样的企业,就是对全省经济发展最现实、最有力的推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如何推进国企供给侧改革,体现政府的智慧与担当。九江石化的转型升级,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