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备受关注的出租车改革方案正式出台后,除对传统出租车管理运营进行改革之外,明确将网约车车辆登记为"预约出租客运",网约车的合法身份得以确定,《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将于11月1日起施行。
网约车合法化后,以前出门打车靠的是运气的时代也将渐行渐远。只要手中有一部智能手机,随时都可以约到车辆,前往你想去的地方,而且价格也比较优惠。尤其是在全国网约车价格普涨的情况下,南昌网约车价格下降,更加受到广大市民们的青睐。业内人士分析,网约车价格普降或为在新政落实前抢占南昌市场份额,整体来看,南昌网约车市场发展前景较为明朗。
市民:
网约车出行方便
使用打车券价格便宜
对很多上班族来说,出门办事如果自己开车的话将会有诸多不便,特别是停车位难找会耽误时间,而有的地方公交车、地铁都无法到达,如果选择打车的话价格又太高,于是很多人便会将目光纷纷转向网约车。
“由于经常出门办事,公交车、地铁到不了的地方就只能选择打车。像以前没有网约车的时候,只能是自己开车或者打车,自己开车停车难,打车的话价格有点接受不了,所以经常是陷入两难。自从有了网约车以后,基本都是手机下单,省去了不少麻烦。”一位工作在红谷滩新区的杨小姐告诉记者,“网约车简直就像自家车,随叫随到,基本不会耽误事。”
无独有偶,市民黄先生每天出行也习惯用网约车了,而且基本上都有良好的体验。他告诉记者,网约车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他的出行,尤其是前往一些交通不便的地方,打开手机下单,车子就来了,主要是有时候领了打折券以后坐车直接免单或者半价。“前几天从红谷滩万达广场到八一广场,用了滴滴打车券只花了4元钱。但是最近得知全国网约车价格普涨,也有点担心南昌网约车价格会不会上涨。”黄先生说道。
网约车价格会不会上涨,不仅仅是广大市民们关心的问题,也是网约车司机较为关注的问题。
网约车司机:
网约车价格下降
每天接单量增加
“最近全国的网约车价格都在上涨,但是南昌网约车的价格优势却十分明显。”一位滴滴打车的司机雷师傅告诉记者,“先前滴滴打车的价格和出租车的价格基本持平,如今滴滴打车的价格大约只有1.5元每公里,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优惠券可以领用,所以下单的乘客越来越多。如果是首单的话,甚至可以免费。”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他们的收入确实比以前增加了不少。“先前要交给公司22%的费用,如今基本没什么费用了,不论接单量多少,都算作自己的收入。”雷师傅说。而且现在滴滴打车公司还推出新政策,如果每天能够接到26单,还会有额外补贴,所以现在的网约车司机不管距离远近都愿意跑,哪怕你是从八一大桥的南侧到北侧,也不会有司机拒载。距离近但是只要是接单工作就会有起步价的收入,所以网约车还是很受欢迎的。
作为同行的网约车司机吴师傅也表示,现在的接单量明显比以前增加了十几单,每个月的收入也随之增加。不过现在担心的是如果网约车价格上涨后,市民们还会不会选择网约车。
运营商:
网约车为抢占南昌市场
价格优惠发展前景广阔
网约车等新业态的兴起确实给市民带来了新体验,同时也导致新旧矛盾交织,利益关系碰撞。首约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弘弛表示,作为一项新生事物,面向的受众群体十分广泛,不仅仅是个人,有的还针对团体服务,为一些集团或公司提供便利。
南昌人口大约有230多万,但是市内出租车数量不足7000辆,出租车占有量低,这对广大市民的出行造成了很大困难,出现了市民叫车难、出行难的状况,也就为网约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此外,网约车也在不断进行规范,像神州、首汽等一些网约车平台采用司机聘请制,司机都是经过严格考核的,其业务水平相对较高。其次,网约车为了吸引乘客们的眼球,经常推出一系列优惠活动,这让很多市民对网约车的依赖性更强。
因此从当前南昌的市场状况来看,网约车发展前景巨大。与北上广相比,南昌地铁线路还不完善,网约车新政未落地,各网约车平台纷纷推出优惠活动来抢占市场份额,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张弘弛表示,“新政落地在即,希望新政落实后不要沿用过去管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办法来管理专车。毕竟每个城市的交通千差万别,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因地制宜,结合南昌的实际情况,在车辆性质、平台、人员和车辆管理等方面,发挥先行先试的灵活性,做差别化探索和各种有益尝试。”作为互联网新业态和共享经济平台,网约车的前景是明朗的。因此,也希望针对网约车的监管政策能早点落地。
专家:
度过竞争初期
以后要交给市场说话
针对网约车的发展前景,记者采访了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麻智辉。
麻智辉认为,网约车最大的贡献是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有效降低了空驶率,降低运输成本,将市场化竞争平台搭建起来,并能以价格调整和利益分成关系将运输实际生产方、管理方和需求方形成有效衔接,起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纵观当前的各大网约车平台,要么拼价格,要么拼玩法,其低价模式不过是建立在市场竞争初期的各种优惠活动之上,也就是说,低价有着明显的“临时性”色彩,其实可以把它看作是各大平台的一次市场试水,看是否能够通过价格调控来吸引乘客的目光。
“初期通过各种优惠活动让广大用户能够接受,平台便可以继续发展下去。”麻智辉表示,这一优惠活动也算是平台与乘客之间的一次互动,最终价格形成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消费者手中,未来网约车市场发展前景也同样掌握在消费者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