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获犯罪嫌疑人1635 人、查处各类案件2963件、发现并处置各类警情2705起、服务其他政府职能部门5488次、服务民生12413次、进行交通秩序管理(对违法车辆进行取证)89340次、城市交通疏导管理28737次、交通事故取证6404次、追查交通逃逸车辆908次……这些“大数据”显示的是今年1月至8月南昌警方在“天网”探头的协助下取得的工作成果。9月18日,记者从南昌市公安局获悉,今年以来,南昌“天网”密度翻倍增加,性能也越来越强大。
本报记者 许 卓
天网茁壮成长
短短8个月时间,全南昌的政府自建探头总数较之前翻了一倍:截至2015年底,全南昌的政府自建探头总数为9000多个,而截至今年8月,南昌今年共新建探头10241个,政府自建探头总数达到了2万余个,实现了主要道路、重要场所、重点部位全覆盖。
据南昌市公安局“天网”办副主任尹涛介绍,今年以来,南昌市的“天网”发展非常迅速。“今年新建的1万多个探头中,有6472个新建在城区,3769个新建在其他县区,这些探头全部为200万像素以上的高清探头,其中包括人脸识别功能探头351个、微车卡口探头377个、高空瞭望探头46个。”
除了大量增加探头数,政府自建探头和社会场所探头也得到了较好整合:约17000万个来自交管部门、火车站、高铁站、公交公司、学校、网吧、宾馆、医院、快递基地等单位的视频已“融为一体”。“重点公共区域、重点行业、领域涉及治安复杂场所的监控资源联网共享,能够大大提升‘天网’工程应用效能。”尹涛说。
运管平台启用
一块超大电子显示屏上,南昌的案件信息、布控信息、嫌疑人信息及视频资料得以滚动呈现,这是9月18日记者在南昌市公安局“天网”运管中心看到的情景。尹涛介绍,今年8月启用的专门运行管理“天网”的平台,具备一定的智能分析处理能力,能提高“天网”探头的应用效能,目前已经在公安实战应用和服务群众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运管平台协助下,最近南昌影响力较大的几起案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侦破。
9月11日晚,新建区发生一起抢劫金店的重大刑事案件,嫌疑人抢走了价值30余万元的黄金。案发后,“天网”办得到命令,要求立即协助侦查。在迅速调阅案发地周边的“天网”探头进行分析研判和追踪后,及时发现了线索。案发后48小时内,三名嫌疑人被抓获归案。
建管有法可依
据了解,曾经由于没有专门管理“天网”的法规,一直辛勤“工作”着的“天网”也有受委屈的时候。
“比如有些探头会因为城市建设或道路施工被破坏,但由于责任划分不清晰,针对究竟该由哪个部门来修复探头的问题就会出现争议,探头也不能在最快时间内得到恢复。”尹涛坦言。因此,为规范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市公安局“天网”办组织专人进行调研,参照其他地方经验,会同市法制办制定了《南昌市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在多次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南昌市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正式出台,该《办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据介绍,该《办法》针对规划、建设、维护、应用、法律责任等问题一一进行了明确,对推动天网建设、管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南昌“天网”还有许多值得期待的未来:目前,南昌市公安局正在积极推进“天网”工程三年规划工作,计划利用三年的时间查漏补缺、增点扩面,使南昌市“天网”探头总数达到5万个,打造“外围成圈、内部成网”的立体化防控体系;南昌警方还将不断深化“天网”工程的智能应用,为我市的治安防控、城市管理、交通出行、服务民生等一系列工作提供视频图像支撑。此外,南昌市“天网”办目前正在协助市政法委申报全国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示范城市,据透露,申报成功的希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