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抚州讯(记者 方云 报道)9月6日晚7点半,乡音版《临川四梦》在汤显祖大剧院正式彩排。该剧由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曹路生编剧,上海越剧院著名导演童薇薇执导。作为此次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活动的重头戏,记者走进剧组了解了他们的台前幕后。
创作独特 雅俗共赏
汤显祖是伟大的戏剧家,其《临川四梦》也有很多个版本,要想在汤显祖的故乡塑造这位世界文化名人,打造一出不一样的《临川四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参与这部作品的创作,我觉得机会难得。我对汤显祖很崇拜,从小也学了这个戏,为家乡做点事情是应该的。”导演童薇薇是江西人,她说整个创作团队也是满腔热情,尽最大努力体现艺术构思,不走别人走过的路。
此剧创作编排上采用了一种现代戏剧构作方法,即根据汤显祖对生活的感悟、爱的追求、人生的失望、梦想的幻灭的心路历程,将《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和《南柯记》四个折子戏高度浓缩成一部戏,既可独立成章又可统一成本。
在剧情结构上,汤显祖作为剧中主要角色贯穿全剧,简述折子戏以外的故事情节,序尾和联结充满现代呼吸的自由开放形式。舞台设计上以“玉茗堂”贯穿全剧,将《四梦》衔接。
创作是快乐的,也是艰难的。其中比较困难的就是如何做到既保留戏曲的古典优雅又注入现代时尚感。童薇薇告诉记者,为保留其古典气息,唱词中基本使用原词,声腔上使用古典旴河高腔,在造型上采用中国古典大写意手法,以水墨风格为主,保持戏曲韵味。为体现现代时尚感,在舞美设计上将明式家具和现代空间有机结合,音乐上古典旋律和现代交响乐相辅相成,服装设计上采取时装化的明式服装,通过现代灯光设备,烘托出充满想像力的梦幻色彩。
克服困难 精心排演
有了好剧本,就要有好演员。为了保证演员的素质,本次参演的演员有很多是借调过来。饰演汤显祖的于文华是江西省鄱阳县赣剧团的,对于此次演绎汤显祖,他说:“我演文人墨客的角色比较少,以前通常演皇帝和武将,这次演汤显祖对自己是个挑战,首先在风格上就要求自己转换,其次,扮演的汤显祖是从中年到暮年,这个时间跨度比较长,人物的声音造型动作都要有变化,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他表示,这种挑战对自己的演戏生涯有很大的帮助,自己也希望塑造的人物形象为人喜爱。
来自江西省赣剧院的陈超在乡音版《临川四梦》中一人扮四角,二十多岁的陈超认为在进入角色的过程有点困难。为了演好每个角色,陈超每天早上六点左右就起来练功。记者看到当其他演员在化妆时,他也不忘利用等待的时间进行练习。
排练这段时间正值酷暑时期,陈超说在练习过程中手臂一个推出去的动作,汗水也跟着像雨滴一样洒出去。在陈超看来,每个演员都非常刻苦,导演更加辛苦,这段时间导演童薇薇还累垮住院了。
不断修改 追求极致
乡音版《临川四梦》将是该市9月24日举行的“汤显祖逝世400周年暨第三届中国(抚州)汤显祖艺术节”开幕式后展演的第一台剧目。为进一步推广临川文化,扩大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作为具有地域特色的节目,乡音版《临川四梦》精益求精,不断修改。
据了解,该剧创作排练历时半年多,在这段时间里,每一次排练都会发现一些问题,或是念白或是动作或是造型。在导演童薇薇看来,这还只是小问题。最头疼是时长的修改。乡音版《临川四梦》是四个戏的集合,在编剧的高度浓缩下演出时长依然长达四个小时。“究竟有多少人能够坐得住全程看完整部戏剧?”导演童薇薇表示,四个小时的演出并不一定看得下去,但年轻人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为了将更多的人吸引到剧场中来,四个小时的演出压缩到两个半小时左右。
而彩排后,创作团队还将不断地修改提质。据悉,10月12、13日,乡音版《临川四梦》团队将前往国家大剧院演出。希望接下来的每场演出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