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孩子,他们仅能通过声音和触摸认识世界,他们就是盲童。据了解,我省有46万盲人,其中盲童有5到7万人,虽然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光明,但是这些孩子们在很多方面拥有天赋。
在10月15日国际盲人日前夕,晨报记者走进南昌市盲童学校,了解这群孩子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倾听他们的梦想。记者发现,尽管孩子们对未来有着各种各样的期待,但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是,九成孩子的唯一出路是当按摩师。孩子们五彩斑斓的梦想要如何实现?
除文化课和推拿外
还要学穿衣吃饭定向行走
南昌市盲童学校(以下简称南昌盲校)是我省唯一一所国家开办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视障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实行小学、初中、职业高中(中专)多元化教育,现有教学班12个,在校学生160余人。
据了解,学校除了部分全盲学生外,大多数是有严重视觉障碍和有微弱光感的学生。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南昌盲校,一进门就看到10多个孩子正在练习齐步走,领头的孩子举着“二年级”的牌子。“大家注意,向前看齐!”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孩子们立刻伸出双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上。老师解释道:“马上要举行学校运动会了,孩子眼睛看不清,齐步走就靠手搭肩来站直队伍。”
一个10来岁的男孩告诉记者,盲校的生活充实又丰富,平常还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演讲比赛、运动会、春游、包粽子大赛等。
盲校的教室与普通学校并无二致。教室里窗明几净,20张小书桌有序排列着。南昌盲校资深教师黄强告诉记者,盲校的孩子要学的东西比普通学校多得多。“首先,一到学校就要学会穿衣吃饭,除了语文、数学等文化课以及中医、人体、筋络、按摩推拿等课程外,还要学习到食堂、寝室以及马路上过红绿灯时的定向行走,总之一句话,盲童学生要学会所有正常人所需的生活技能。”
全省盲童数万名
盲校每年仅能招二三十人
这些孩子看不到东西,这么多课程如何学习?
在小学三年级的教室里,每个学生面前都摆放着一本厚厚的语文课本,每张纸上都是密密麻麻的针孔。老师解释道:“因为课本是盲文,都是拼音字符,所以同一本课本要比汉字课本厚几倍。”
今年12岁的小丽,头上戴着一个公主冠,脸上时常挂着笑容,老师布置作业后,她打开作业本,迅速拿出盲文笔和一块有内框的薄板,一边用手触摸课本,一边在薄板内框扎字,一个字要扎上七八下。
在另外一间教室,此时正在上手工课,孩子们跟着老师学习用塑料条编水果篮。“学习了两个月,我现在会编大大小小不同种类的篮子,很有趣的。”14岁的小萍一边编篮子一边对记者说。
随着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欢呼着走出教室。他们像正常孩子一样,几乎不用扶墙壁,便能准确到达操场、厕所等地。盲童们三五成群地在操场打闹、奔跑。
我省盲童有多少?其中有多少孩子能接受到专业的教育?
记者从江西省盲协获悉,我省不同程度视障的盲人有46万余人,盲童约占10%~15%,也就是5到7万人,但南昌盲校作为我省唯一的盲童学校,每年招收的盲童却非常稀少。“由于场地、师资等多方面限制,我校每年仅能招收二三十个孩子。”南昌盲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年报名的孩子很多,但他们也是有心无力。
盲校孩子梦想五彩斑斓
但九成学生成为按摩师
“哪怕风雨模糊了太阳的光明,有你的爱,我不会停止前行。你的爱是我的眼睛,让我看见白云看见满天星星。”在南昌盲校,一个孩子的一首《爱是我的眼睛》,唱出了所有盲童的心声。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盲童们的世界同样充满无穷魅力。他们可以通过声音模仿背诵课文,可以通过行动向记者展示他们的特长。
“我长大以后想成为一名歌唱家。”在南昌盲校一间多功能教室内,几个孩子正在彩排节目,孩子们动听的歌声,让记者误以为是歌曲原唱。其中一个10来岁的女孩对记者说,她很喜欢唱歌,希望长大后能走上舞台。
另外,还有不少孩子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梦想。“我想成为钢琴家”;“我希望成为电台主播”……
“上帝给他们关上一扇门,也打开了一扇窗,虽然他们看不到,但是这些孩子很多都有不同的天赋,比如吹葫芦丝、演讲等。”黄强告诉记者,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限制,盲校九成学生毕业后远赴江浙一带,成为按摩师,就业渠道非常狭窄。
为激发梦想挖掘潜力
带盲童“看”世界
梦想色彩斑斓,但面对残酷的现实,很多孩子放弃了梦想。也有一些人不甘心,努力跟命运抗争。比如著名盲人歌手杨光,曾在央视《星光大道》一举夺冠,感动全国。
“梦想是人生的指南针,要努力实现梦想,首先要敢于尝试,去深入体验。”江西省盲协主席孟国鸣说。
那么,除了按摩师,盲人还可以从事哪些行业?要如何拓宽他们的职业选择?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国际盲人日前夕,为帮助盲童打破封闭,为童心开一扇窗,江西晨报携手盲童微信群“味道童话森林”的创建者——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味道发起了特别策划——带着盲童“看”世界,将有来自全国的数十名盲童跟随晨报记者,深入电视台、电台以及李渡酒厂等企事业单位,体验电台主播、闻酒师、心理咨询师等多种职业,激发他们的梦想,鼓励视障孩子发掘心灵的力量,超越自我。
(本次活动由江西省重点建设中学——南昌新建一中全力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