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胡润研究院发布《2016胡润品牌榜》,200个最具价值中国品牌上榜,其中江西品牌仅占1席。分析人士指出,我省企业在做精、做强上面并没有做好,品牌打造投入不够,所以易陷入“品牌少、价值不高”的怪圈。
仅1家赣品牌
上榜胡润品牌榜
此次榜单中,淘宝以2300亿元的品牌价值超过腾讯,首次成为“最具价值中国品牌”;中国移动以2270亿元的品牌价值跃居全国第二;百度以2180亿元排名第三。
分析指出,200个上榜品牌品牌价值总和三年增长64%达4.6万亿元,为历年最高。科技行业领跑品牌价值涨幅,平均上涨高达59%;其次是影视行业,上涨33%;再次是家电行业,上涨22%。前10名的品牌价值总和占整张榜单的近四成。139个品牌价值比去年增长(包括31个新上榜品牌),56个品牌价值比去年缩水。
记者注意到,200个最具价值中国品牌总部在江西的品牌仅有医疗保健行业的“仁和”一家“踩线”上榜,排名第198位,较去年下降9个名次。同属于中部的省份湖北、湖南两地则均以3席走入全国第9位;去年尚在榜单的“江铃”未能入榜,我省在全国的排名也由第14位跌至第17位。
此外,全国品牌200强中近一半(97个)是民营品牌,民营品牌价值平均比去年上涨近两成。而在同时发布的2016最具价值民营品牌中,江西同样只有“仁和”一家上榜。
品牌发展陷
数量少、价值低困境
从江铃汽车到江西煌上煌,从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到李渡烟花,江西品牌虽然一直在努力向前,但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江西品牌发展一直存在的数量少、价值低的困境难突破。
这一现状并不仅在胡润品牌榜单中体现。2015年6月,在全球公认的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1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在500家上榜企业中,江西也仅是有4家企业入围,这个数据在近6年时间里一直未变。其中,江铃和江中在榜单的中游位置,仁和、汇仁较为靠后。从品牌价值来看,也只占全国上榜品牌价值总量的0.31%。即使是江铃,距离全国亿元的平均价值也有较大差距。
不仅如此,与周边省份相比,我省也处于明显劣势。以湖北省为例,该省共有10个品牌上榜,仅东风汽车一个品牌,其价值就高达986.78亿元,是我省4个上榜品牌价值总和的两倍多。
本土企业对品牌打造
力度不够
相关分析人士认为,品牌不仅是打造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更是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体现,是企业强盛的重要标志。可以说,谁拥有了知名品牌,谁就拥有市场和效益,谁就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记者注意到,我省早在2002年就成立了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各地也先后制定名牌激励政策,鼓励企业提高质量争创名牌,但却难取得实质性突破。采访中,有企业负责人表示,单获得一张江西名牌产品称号产品的证书并没有用,真正还是要从优势产品上寻找突破口,让市场“说话”。
对此,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麻智辉认为,品牌建设水平与企业发展战略密不可分。我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企业这些年大多停留在做大规模的阶段上,在做精、做强上面并没有做好,这与沿海省份早期的发展状况非常相似。只有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才会更加注重品牌的打造。
“众所周知,江西的有色金属、机械制造等行业发展水平较高,江铜还跻身世界企业500强,但这些企业品牌知名度低,与行业性质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麻智辉表示,食品饮料和轻工行业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企业在品牌营销上也会进行大量的投入和推广,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这些花费往往占据企业很大一部分支出。然而,我省的这些支柱产业,与百姓生活距离较远,也没有注重品牌的营销,知名度很难提高。
此外,麻智辉还谈到,我省的绿色农产品基础很好,例如狗牯脑茶叶、绿海茶油等不仅质量过硬,也获得过不少奖项,相对于其他行业具有一定的口碑优势,这是我省在品牌建设上的重要方向。
计划创建12个
“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采访中,专家认为,地方品牌的打造也需要政府部门出一份力,政府在宣传和营销上加大力度,才能让好产品为更多人所熟悉。
日前,我省质量兴省领导小组还印发了《江西名牌培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创建江西名牌产品700个(其中制造业600个、服务业100个),“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12个的规划目标。目的就是通过不断加强品牌建设,推动“江西制造”向“江西创造”转变,让江西速度向江西质量转变,使江西产品向江西品牌转变,从而提升我省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