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郁鑫鹏
开栏的话
爱默生说,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
今年的金秋时节,南昌县新的领导班子有了一个共同的新目标: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擦亮千年古县的“金字招牌”,改变人们对经济百强县的单一印象。
文化,让“首府首县”有了更美的追求。
在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促进体育消费与发展体育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时代背景下,10月16日至10月29日将在南昌县举行的南昌市第十六届运动会,无疑是昌南大地美丽新追求的一次生动实践。要知道,设区市一级的综合性运动会由县区承办,南昌县开了全省的先河。
为了给全省先河的实践营造良好氛围,本报拟开设“市运会进入南昌县时间”栏目,10月8日至10月17日连续推出,集中展示南昌县体育事业取得的成绩、机制、做法,回答该县“为何要办市运会”“能否办好市运会”“办成怎样的市运会”等问题,以飨读者,敬请关注。
如今出入于南昌县的人们会发现,无论是南莲路还是金沙大道,无论是东新乡还是塔城乡,无论是小蓝工业园区还是澄碧湖广场,无论是群众社区还是政府所在地,这些地方的显眼位置,或张贴或悬挂或喷绘或描画了许多全民健身方面的标语、口号、图案。
不经意间,在象湖新城东莲路以北、桃花东路以西、抚河古道东南方向的位置,耸立起3座大型建筑物。建筑物上各种鲜明显著的运动图案,分明在告诉过往的人们,这里是一个运动健身的好地方。没错,这里就是昌南体育中心,南昌市第十六届运动会开幕式和田径、游泳等项目比赛的场地。
2012年10月15日,在南昌市第十五届运动会的闭幕式上,时任南昌县县长从南昌市相关领导手上接过市运会会旗,标志着四年之后的第十六届市运会将在昌南大地举办。
回忆起四年前的这一幕,南昌县教体局局长胡金金至今仍感到激动。他告诉记者,当年,南昌市政府决定:将四年一届的市运会面向全市各县区、开发区、管委会承办,以申办制的方法确定。南昌县领导班子认识到此举背后的意义,一是深化体育竞赛制度改革,创新体育竞赛新模式;二是通过大型综合性运动,可以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全民健身;三是以赛会为杠杆,推动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不断构建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和改善体育民生。因此,作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作为江西的“首府首县”,南昌县积极申办,积极表率,成功获得了第十六届市运会的承办权,成为全省首个承办设区市一级综合性运动会的县区。
近年来,伴随着百强县连年进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南昌县急需持续不竭的动力源泉,而综合性运动会带来的“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就是这样一种凝心聚力的动力源泉。同时,这几年,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南昌县也在积极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而优秀的公共体育服务,是文明城市题中应有之义。一个百万人口的经济强县,在群众健身日益高涨的背景下,也应拥有一座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全民健身中心。当市运会“花落”南昌县时,昌南体育中心的建设便显得那样迫切而且必需。
作为经济强县,南昌县的土地可谓寸土寸金,建体育场馆势必拿出地块。是把场馆建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吗?如果是这样,与推动全民健身的办赛初衷相去甚远。在人们的一片猜测中,昌南体育中心建设于2013年悄然启幕。这个占地400多亩的体育中心就位于昌南新城,在此之前,东新乡、昌南新城这一片区域的附近,没有一个大型公园或群众健身场所。按照市民体育休闲公园的目标打造的昌南体育中心,不仅填补了这一空白,还实现了该区域群众“十五分钟体育圈”的目标。相关人士透露,当年县里拿出这块地的时候,确实掂量了很久,毕竟当时这400多亩地就值30多亿元,多少开发商都盯着这块“黄金宝地”,何况财政还要另外投入10多亿元进行建设。哪里有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哪里就是人们认准的宜居之地,昌南新城这几年人口急剧增长,或许与昌南体育中心的建设不无关系。如今,毗邻昌南体育中心的小区居民,一说起体育中心,都有说不完的幸福,有的说现在他们小区的房价一天一个价,有的说家门口有一个体育公园以后就常出来健身,以致生病也少了许多……
昌南体育中心建有一场两馆,分别为1.5万个座位的主体育场、可容纳1500人的游泳馆和南昌县青少年活动中心。10月10日,青少年组摔跤比赛将拉开市运会在南昌县赛区赛事的帷幕。此前,35%左右的比赛已经在南昌市及有关县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