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南昌的胜利路步行街上呈现出另一番“热闹”:商家店内喇叭发出甩卖、打折声,施工现场发出切割机的轰鸣声。此时,一家品牌服装店的店长小魏正缩在柜台后码货,店外玻璃墙上密密麻麻地张贴着红底黑字的“大甩卖”、“白菜价”等广告语,一张写有“招租”和电话号码的白色A4纸在其中尤为显眼。这家服装店在此地“坚守”了快1年,还有4天,就要搬到红谷滩新区一家商业综合体的百货区。“胜利路已经不是以前的胜利路了,现在就是条甩卖街……”小魏拍了拍理货沾上的灰,望见对面一家服装店外已贴好了“特卖会”三个大红字。
胜利路步行街近半商户
忙着打折或搞特卖
尽管店内的大喇叭一直在重复播放打折信息,小王还是不得不站在店门外扯着嗓子喊:“打折打折,一件七折、二件五折……”10分钟过去了,依旧没有一个愿意走进店门的顾客,她失望地让店内另一位导购来叫卖。
在胜利路这家休闲服装品牌做导购的5个月时间里,小王每个月的业绩都不够理想。“打折也做了,喊也喊了,真的是没人买衣服。”令小王印象深刻的是,国庆假期有一天店内营业额竟然突破了5000元,令她兴奋不已。“现在逛街的都是一些中老年人,看得多买得少,平时一天可能就卖出几件衣服,几百块的营业额。”
在不远处的另一家服装店,“装修倒计时最后10天”的字样尤为显眼。没有熨烫过的毛衣、大衣挂在简易的货架上,几个顾客正在忙着挑选。“这些虽然是去年的款式,但二折买一件大衣还是很划算的,多试几件吧!”导购热情地推荐起来,拿起其中一件让记者试穿,但终究没找到合适的尺码。
沿着整条胜利路走下来,“清仓”、“打折”、“特卖”等各式各样的招牌占据了近半商铺,它们均以最显眼的方式向顾客释放热情和诚意,但来往的顾客却不多,留下的只有匆匆路过的脚步。
店长小魏明显感受到,以往的胜利路步行街是南昌市最为繁华、最为时尚的一条商业街,人头攒动是这条街的常态,街上卖的也都是品牌货,质量是很好的、款式也是最新的。然而,如今的胜利路俨然变成了一条“甩卖街”。“整条街已经找不到几家叫得响名字的品牌店了,大家都搬走了。”小魏说。
商铺空置多时
月租金大幅下降
比胜利路步行街的商户更加头疼的,则是一些商铺的房东了。
接到记者询问商铺出租情况的电话时,电话那头的魏女士习惯性地认为这又是一个“只问不租”的租客。当记者表明身份后,她不禁倒起了苦水:这房子空到现在已经1年多了,很多人听完面积和价格就基本打消了要租的念头。
魏女士告诉记者,她在胜利路上的商铺有上下两层,共400平方米,之前是一家品牌服装店在经营,但这家店搬走后就一直难寻“接盘侠”。“现在生意不好做,很多品牌都撤走了,我这间商铺的面积大,商家也不敢冒险。”魏女士自知商铺难租,店铺月租已经降了不少,对租期也没有严格限制。
“最短一个月也租,不需要你签很久的合同。”不等记者询问租期,电话那头传来了爽快的声音,这另外一位房东显然也正急着把店铺租出去。他介绍到,店铺的面积有80多平方米,可以供商家短租甩货,也就是做一些临时的促销活动。至于月租,他则表示,目前只需要4万元/月,而此前的月租则达到了7万元/月。
记者细数发现,目前胜利路步行街空置的商铺有10余家,大多是私人产权以及一些单位的产权。有承租多年的租户则在尽力寻找一些合作项目。“我可以出店面,你来出经营项目。”一家寻求“旺铺合作”的商家告诉记者,其有500平方米的商铺,目前只有很小一部分租给了服装品牌店用于甩卖,只要项目合适就可以合作开发。
采访中,记者恰巧碰到了前来做店铺排查的杨家厂社区的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一边忙着为每一家空置或转让的店铺登记,一边对记者说:“这条街已是繁华不再啊……”
步行街目前“非常萧条”
地下商城或11月中旬开街
2014年7月3日,胜利路步行街综合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原计划当年10月之前恢复路面交通,然而,改造工程延后至2015年8月才完工。这被多数商户认为是胜利路逐渐走向萧条的原因之一。
“胜利路改造期间根本就走不了路,很多店铺就是在这期间关门走人的,生意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一家运动品牌商店的负责人刘先生告诉记者,该店的客流量自步行街改造以来就一直下滑,加之租金高昂,几乎一直在做亏本的生意。原本以为随着路面恢复交通,以及南昌地铁1号线开通,可以慢慢恢复生意,但效果并不理想。“现在地下商业街还在施工,对于今后如何发展还比较迷茫。”
在现场,胜利路地下商业街仍旧在施工当中,工人们正在安装每一个出口通道顶棚的玻璃。记者走进地下商业街看到,内部仍旧是水泥路面,并没有进行装修。此前,曾有公开的报道显示,该地下商业街在本月就能开街。
昨日上午,记者采访了胜利路步行街管委会的负责人杜锋。他表示,胜利路步行街地下商城预计要在11月中旬开街,招商工作与施工同步进行,负责招商工作的企业告知完成了90%以上的招商工作,主要经营各类餐饮、服饰、精品箱包等业态。
“预计地下商业街开街后,步行街的人气会旺起来!”杜锋用“非常萧条”来形容现在的胜利路步行街,并看好地下商业街的带动作用。他透露,地下商业街的负责企业正在与地铁方面沟通,希望地铁站点能够与胜利路地下商业街进行无缝对接。
然而,对于地下商业街能否拯救胜利路步行街低迷的人气,无论是商户还是房东都向记者坦言:这是一个未知数。
房东魏女士认为,胜利路步行街目前除了黄金首饰、眼镜店外,品牌店几乎全部走光,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已经不足。“地下商业街开业后,顾客在夏天是不是更愿意在没有太阳的地下商业街活动?那沿街这些商户是不是更没生意呢?”对此,她很是担忧。
胜利路提升方向尚未确定
专家建议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2014年10月,中国商街委认定南昌市胜利路步行街为2013~2014年度的“中国著名商业街”,实现了我省“国字号”商业街零的突破。此后,胜利路步行街也一直在“经历”各种提升改造,但未能像其“国字号”的头衔一般,得到应有的人气。
不得不正视的是,目前的胜利路步行街业态单一,服装品牌虽多,但中高端品牌难觅;也没有商业综合体所能提供的“吃喝玩乐一条龙”的服务,对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不足。此外,还存在停车非常不方便的先天缺陷。对此,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也曾向记者表示:在此情况下,即便胜利路利用地下商业街丰富业态,能起到的积极作用依旧不明朗。
一位熟悉胜利路打造计划的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东湖区对胜利路整体提升已有打算,并且与星巴克等休闲、餐饮类品牌都进行过洽谈,希望通过奖励吸引这些品牌入驻。因胜利路部分沿街商铺的产权归东湖区的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计划先从这些店铺着手调整业态,随后延伸到个人产权的店铺,逐渐提升整条街入驻品牌的档次。
记者就此采访东湖区商务局得到的回复为,受胜利路步行街本身条件和周边环境的限制,该街今后的提升方向还在商讨中,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这条街越来越好。
实际上,胜利路步行街遭遇的“困境”并非独有,这几乎是电商冲击、综合体崛起背景下零售行业遭遇的普遍问题。以周边城市长沙为例,在经历修建地铁6年的“阵痛”后,当地的五一商圈同样遭遇危机,但随后根据市场变化,对品牌、运营、业态作出调整。
有专家建议,胜利路步行街首先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迎合年轻人的口味”、“主打体验式消费”,引入一些文化旅游、特色餐饮等业态,加大文化氛围的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