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前,金溪县城区曾因三轮、四轮电动车及摩托车等“五车”非法载客,交通拥堵等现象饱受诟病。去年年底经整治后,该现象已明显好转,当地政府部门还通过多种渠道努力为200余名退出“五车”运营的车主安排就业。近日,记者了解到,不少劳动能力较强,并具有一定经营头脑的车主希望政府部门牵线搭桥,帮他们推荐进企业或者学手艺开个小店。此外,近期街道有部分“五车”避开交警值勤时间,悄悄上路载客。当地群众希望相关监管部门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杜绝“五车”现象,妥善处理好整治后的善后问题。10月28日,记者就此进行采访。
购买岗位尽力安排就业
据了解,金溪县从事“五车”运营的200余名车主基本来自各乡镇进城谋生的村民,少部分为城区困难户。其中城关镇即秀谷镇辖区的车主最多,占总数三分之一。在配合“五车”整治善后工作中,如何妥善安置辖区60余名车主就业及生计问题,该镇面临不小压力。
秀谷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镇里已对那些生活困难,并享受低保待遇的二三十名车主调高了低保金;另外镇里通过购买岗位方式解决了26人从事保洁、园林绿化等工作,月薪可达1200元左右。还有少数几名车主仍处于进一步安置中。
该负责人坦承,有些车主认为通过政府购买岗位解决就业的收入与他们期望值有差距。而镇里没有镇办企业或相关福利企业,除了购买一些低技能、低强度的工作岗位,很难靠自身力量了却他们“收入较高”或学技艺开店的心愿。
他表示,下一步,镇里将主动与县工业园区对接,了解相关用工企业需求,然后根据车主自身条件及自愿原则,推荐他们进入企业工厂车间上班。这种按劳计酬的工作收入明显高于1200元。
免费传授烘焙技艺
曾非法运营了三四年的“五车”车主李师傅告诉记者,1200元的月薪难以养家糊口,他希望能学门手艺,开个小店,更能解决全家生计问题。
金溪是闻名全国的“面包之乡”,全县从事面包行业的达三四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十分之一,面包店已开到全国各地,年产值逾35亿元,是该县藏富于民的一项主导产业。金溪面包总商会会长胡成宗向记者介绍,目前商会200余家会员企业基本上为规模型面包企业,分布在全国不同大中型城市,发展势头良好。就部分车主希望学面包烘焙技艺之事,他欣然表示,当前商会正在筹备一项“百店扶百户”爱心帮扶活动,预计年后正式启动,届时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家金溪籍品牌面包店参与。
商会将针对这些想学做面包的车主开设免费传授烘焙技艺的培训活动,同时还可推荐他们到有实力的面包企业就业。
交警出台长效管理机制
就当地群众反映的“五车”反弹苗头,记者采访金溪县委相关部门负责人。他告诉记者,“五车”无证无牌,危险性大,对车主及乘客都有较大安全隐患,系当地政府铁腕整治对象。当前不排除有少数车主趁交警休息时间偷偷营运。但县里“五车”整治方案有明确要求,以整治工作为契机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监管。一旦出现反弹苗头,由县公安交警牵头,交通运管、城管配合,组织联合执法,确保“五车”交通乱象不反弹。
同时他将反馈县公安部门,督促交警大队加大严控“五车”反弹力度,确保当地良好交通秩序及文明卫生的市容市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