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城大市场有一支特殊的车队,三轮车和麻绳是他们的标配
在洪城大市场车水马龙间,几百名车夫组成了一支特殊的车队,与大市场并存至今。他们每天骑着三轮车穿梭在大市场的各个角落,旺季一天工作14小时,月收入近万元。
“元老”车夫
日均拉货30趟
“师傅,这几包货拉到前面多少钱?”“5块钱。”这是洪城大市场每个车夫的日常。在洪城大市场内,每天都有不少周边县区的客商前来大包小包地批发货物,还能看到忙碌的车夫穿梭在洪城大市场各个角落。昨日,记者在大市场看到,一年龄较大的车夫正在帮一名女商客扛起几袋货物上车,从洪城大市场C区运往大市场门口,这一趟对于车夫来说是单小生意。车夫李大爷告诉记者,搬运货物一般都是看东西大小和距离来定价格的。为了保持收入,李大爷每天穿梭在洪城大市场的各个角落,通常每天要拉30趟货物。
今年62岁的李大爷做了18年车夫。1998年李大爷看到身边几个邻居在洪城大市场帮人拉货,并且收入也不错。李大爷思前想后,拿出家里的存款买了第一辆三轮自行车开始在洪城大市场内拉货。李大爷回忆道,以前是靠蹬三轮车拉货。“蹬坏了三辆三轮车,但是一年的收入比以前种田高。”这也是让李大爷一直在这行做下来的原因。2006年,洪城大市场的不少车夫都换上了电动三轮车,而李大爷的脚踩三轮车不但拉货不多,而且速度慢,渐渐被淘汰。无奈之下,李大爷掏出近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辆3700元的三轮电动车,生意才好转。如今,一辆电动三轮车,一捆绳子,成为所有“洪大车夫”的标配。
300名车夫多数已年过半百
记者从李大爷口中了解到,在洪城大市场像他这样的车夫约有300人,而且大多数车夫年龄都在50岁以上,甚至有部分车夫年龄在65-70岁。
李大爷的同行胡先生告诉记者,入行做车夫的大多是南昌周边县城的,车夫对于他们来说容易入行且轻松。“累了就休息一天,而且不用与家人分离两地,每天都能回家吃上热乎的饭菜。”胡先生告诉记者,李大爷在他们同行算是老前辈,在洪城大市场内拉货18年。对于李大爷和胡先生来说,做车夫能给他们带来稳定的收入。
“年轻人会尝试来做,但是坚持不久。还有一些像我们一样的老车夫,因为长期扛东西,肩膀和腰会受伤。李大爷告诉记者,虽然家里人一再劝他不要做了,但是李大爷觉得自己还能坚持。
12月至来年春节都是旺季
“冬天的衣服都是很大一件,随随便便就能装满一袋。”李大爷告诉记者,每年12月到来年春节是车夫搬货的旺季,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挣300元左右,月收入就是8000-9000元,这也意味着他要从早上忙到晚上10点多,一天工作至少14小时。夏天则是淡季,不仅要在烈日下等待客商,有时一天的收入只有40-50元。
“其实现在车夫还是挺紧俏的,平时物流公司的人来得很慢,我们就会叫车夫给我们把堆积在店里的货物搬运走。对于我们做生意人的来说,最重要的是时间。”在洪城大市场经营服装店的胡先生告诉记者,如果这一批车夫不做了,对于洪城大市场的商户来说也是一种遗憾。 (记者 刘永波 李延 王飞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