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价格体制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定价项目,居民生活用水用电用气价格全部走“阶梯”;开展全省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清理工作,取消19项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每年可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10亿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中部地区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我省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并将改革成果惠及民生,减轻企业和社会的负担,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价格改革
居民电价水价气价全部走“阶梯”
进一步简政放权,大幅度减少政府定价项目,这是我省为深化价格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2014年,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价格管理改革的意见》,提出把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
居民生活用水用电用气价格全部走“阶梯”,阶梯电价、阶梯水价、阶梯气价陆续实施。为降低企业成本,我省还多次下调天然气价格、电力价格。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确保低收入家庭不受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
2014年,我省在全国率先放开省管的全部601种非处方药品价格。放开后,原省管价格的非处方药品,省价格主管部门不再制定最高零售价,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根据市场需求,由企业自主制定价格。
为促进社会办学办医,近年来,我省还放开了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民办教育收费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和自考助学教育收费,放开后,这些机构可根据市场供求及竞争情况,按照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自主制定价格,并保持一定时期内价格水平相对稳定,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
公车改革
全省所有设区市已开展公车改革
从2015年开始,我省启动了自上而下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此举旨在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破除官本位思想,遏制“车轮上的腐败”。按照车改要求,一般公务用车按照规定一律予以取消,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保留执法执勤车辆的部门仅限于纪检监察、法院等11个部门。对参改的公务人员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自行选择公务出行方式,在规定区域内公务出行不再报销公务交通费用。
经过测算,改革后按标准发放的公务交通补贴总额,加上保留机要通信、应急公务用车必要运行维护费用,总的公务交通支出,全省和省级节支率分别为7.1%和7.5%,符合中央对改革节支率的要求。今年4月10日,省直机关公车改革取消车辆首场拍卖会,参与拍卖的100辆公车全部拍出。截至目前,省直机关公车改革已举办了10场拍卖会,同时,11个设区市也全部启动了公车改革和公车拍卖等。
为强化公车管理,方便社会各界对公车进行监督,我省将对保留公车统一进行更换车牌,车牌尾号为“G”。比如,省直机关公车号牌为赣M—XXXXG,南昌市直机关公车号牌为赣A—XXXXG。
简政放权
打造中部地区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
近年来,一个新名词——“三单一网”(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和江西政务服务网)进入了人们视线,这是江西推进简政放权的一个强烈信号。2015年1月4日,省政府门户网站统一对外公布省本级行政审批权力清单、市场准入清单、行政事业性收费清单,企业、社会公众等只要上网点击,就可清楚地查询相关事项。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致力于打造成中部地区审批事项最少、行政成本最低、发展环境最优的省份。
去年7月,江西政务服务网省级平台建成并上线试运行,打造全天候网上政务服务大厅,政府效能大幅提升——省级35个部门的361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入网,可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网上并联审批,审批时限由原来的最多232个工作日缩短为30个工作日。同时,省政府取消了所有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较国家要求提前近半年。
收费清理
取消19项收费项目每年减负10亿元
2015年,为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清理不合理收费项目,省发改委等部门开展了全省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清理工作,我省经营服务性收费由原有的121项收费被缩减至32项,保留比例仅为26.4%;取消和放开89项,清减率达73.6%,其中,取消19项。初步估算,清理后每年可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10亿元。
我省取消的19项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许多都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涉及交通、教育、工商、工程等多个部门。取消的19项收费中,包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收费、中小学作业本价格(代收费)、汽车客运站中央空调服务费、实习驾驶标志收费、公交IC卡收费、工商登记资料查询费等。
其中,每人40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费,已经收了10多年,这次被取消了,仅此一项,每年就可减少高校学生1000多万元的支出;汽车客运站中央空调服务费一般为1元,此前,包含在汽车票价之内,这次中央空调服务费取消之后,汽车票价可直接降低1元;公交IC卡收费取消之后,乘坐公交的广大市民可省去办理公交IC卡的费用。
社会信用
推进政务商务社会司法四大领域信用建设
人无信不立,各行各业也是如此。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公开曝光“老赖”信息、对失信者实施联合惩戒、推出一大批“身边好人”、定期发布诚信“红黑榜”……
今年2月25日,江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正式上线,“信用江西”网站同时开通运行,标志着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迎来一个重要里程碑。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作为重要基础设施,目前已联通了36个省级部门,归集信用信息600多万条,涵盖60多万户企业基本信息、省级1300多个事业单位和1000多个社会组织基础信息,平台的建成开通可以逐步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公共信用信息的交换共享,为社会公众、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一站式”信用信息服务。
去年,我省出台了《江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对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部署,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四大领域信用建设。
据了解,我省还将进一步完善诚信褒奖和惩戒联合响应机制,对违背市场公平竞争原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通过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建立跨部门、跨区域信用信息互认共享机制,实现多部门、跨地区信用奖惩联动,使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