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新余讯(记者徐黎明)今后在新余仙女湖钓鱼,如果投放了“打窝”饵料,将面临数千元的罚款,举报者每次可获奖励500元。日前,这条被称为“史上最严护湖禁令”经仙女湖区渔政管理局发布后,在数千名持证钓鱼爱好者中引起不小的波澜。
仙女湖湖泊水面面积为50平方公里,是当地人民的母亲湖,也是该市城镇居民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水源地。但是,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仙女湖生态环境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几年前,当地养殖就已实行了“人放天养”模式。
去年,仙女湖区渔政管理局局长肖庆华联合多个部门,对仙女湖垂钓者状况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大多数垂钓者都是年轻人,他们为了诱鱼,总是在钓鱼时投放“打窝”饵料。所谓“打窝”饵料,就是用食物诱鱼施钓,通常也称撒窝子,饵料包括麸皮、豆渣、螺蛳肉、蚯蚓等。
“仙女湖虽然有数十平方公里大,但3000名垂钓者长年累月在湖里投放大量饵料,对湖水水质的污染不可小觑。”肖庆华说,保护仙女湖水质安全就是最大的民生保障。上个月,仙女湖区渔政管理局按照有关法律、条例规定,发出史上最严“护湖禁令”:禁止任何人以任何方式任何理由在仙女湖钓鱼时投放“打窝”饵料,一经发现将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举报者,经查实后每次奖励500元。
与此同时,当地还要求仙女湖水面养殖单位严格按照“人放天养”原则进行,严禁投放饲料、肥料、鱼用化学激素等污染水质环境的物质,如举报养殖单位有以上现象之一,经查实后,对举报者奖励100万元。对此,养殖单位——江西迎仙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将诚恳接受社会各界人士监督。
为了对垂钓者进行有效监控,保护仙女湖环境和水质,今年对到仙女湖垂钓的人,渔政部门和钓鱼协会共同实行总量控制。通过统一报名、公开摇号的方式产生了3000名持证垂钓者,且签订了文明垂钓承诺书。仙女湖区还安排了40余名队员组成的多支巡逻队,全天候监控垂钓和养殖情况。
肖庆华告诉记者,这个禁令发布近一个月来,还没发现一起投放“打窝”饵料的违规垂钓者。事实上,从2008年起,该市以壮士断腕勇气,舍弃棉花和网箱养鱼两大农业支柱产业,取缔沿江环湖1公里范围内的各类污染厂矿企业,确保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稳定在Ⅱ类,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让百万新余儿女喝上安全水、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