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陈焕梁)近年来,泰和县塘洲镇党委、政府认真落实省委“十六”字方针,牢牢抓住吉泰走廊战略升级的重大历史机遇,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优生态、惠民生等各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改革要求,细化改革责任分工,明确改革任务时限,创新举措出实效,先后荣获吉安市“五民”乡镇党委好班子等荣誉70余项。 转作风善作为 推动基层党建工作 塘洲镇始终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以“三严三实”为重要抓手,切实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该镇利用晚上时间进行干部“夜学、夜议、夜转”系列活动,充分搅动干部思想,凝聚干部为民服务共识、牢固树立干部为民服务宗旨、践行干部联系群众路线,提高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该镇还强化机关效能管理,切实加强干部“走读”现象的整治,严格加强考勤制度的管理,实行晚上签到两次,实行通报制度。对会议、重大事项、重点项目推进都实行排名通报制,开创了“你追我赶、你好我优”的工作新局面。 该镇全面深入推进“151”党建工程,进一步提升农村“田园党建”、非公企业“蓝领党建”品牌效应,在机关“阳光党建”和社区“温馨党建”项目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打造出新的党建工作品牌。通过积极实施“151”党建工程,强化对接市委“131”党建工程,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开创党建+引领,助推党建+田教授、党建+富民产业、党建+脱贫基地的新模式。
目前,塘洲镇在全镇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中组建了一支镇级“田教授”服务总队,有“田教授”70人,其中党员45人,县党代表4人,镇级党代表24人,并组建了19支村级“田教授”服务队,培训服务群众1230余人次。 创新为民办事机制 推进精准扶贫 塘洲镇加强基层组织服务群众功能建设,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在全镇19个村(居)安装固定电话,全面实行村级干部每天8小时轮流值班制度。塘洲镇还出台了村干部集中帮办农民建房制度、为民办实事好事评价制度、园区项目跟踪帮扶服务制度、富民产业基地服务帮扶制度等八项为民办实事制度,受到了广大群众认可和好评。 塘洲镇紧紧围绕泰和县2016年农村脱贫目标,创新精准脱贫举措,组织全镇干部深入每家每户进行调查摸底,算收入支出帐,对于五类人员一律剔除,贫困户一律民主测评,张榜公示,做到贫困户一个都不能漏,富裕户一个都不能进,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并建档立卡,实行动态化管理。目前,塘洲镇精准扶贫总人数492户992人,已脱贫的贫困户有378户708人,脱贫率达71%。镇政府及挂点帮扶单位共84人结对帮扶504户贫困户,共发放帮扶资金80多万元,帮助贫困户发展蔬菜种植400亩,饲养禽畜2000余只。 打造特色富民产业 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依据镇情实际,塘洲镇大力实施“一村一品”战略,重点打造洲头、樟溪、坦湖农业产业经济带建设,着力推进大棚蔬菜、井冈蜜柚、生猪饲养、乌鸡养殖、竹林观赏、葡萄种植等特色富民产业。引进汪陂途家庭农场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形式,引导农民发展规模特色产业。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鼓励农业经营主体与电商企业合作,将本地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 针对农村土地存在流转行为不规范、流转纠纷增多等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象,塘洲镇支持耕地保护和粮食适度经营规模,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建立镇一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全镇18个村建立土地流转工作站,加强乡镇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与规范。截至目前,塘洲镇18个村的7158户农户共承包耕地面积44650亩,土地流转总面积4632亩,流转户数435户,分别占总面积和总户数的10.4%和6.1%。 创新举措建设法治平安塘洲 全镇开展法治平安示范村百分制考核创建活动及信访百日攻坚战活动,大力实施领导接访、带案下访、责任包案制。镇领导在镇便民服务中心实行8小时接访制,为群众调处矛盾纠纷20余起,受理群众来信来访83件次,对所反映的问题全部办结。 塘洲镇深化“法治平安塘洲”创建活动,完善基层安保联动机制和应急体系建设,提升突发事件预警、处置和保障能力;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构建立体化治安消防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援助便民措施,构建现代文明的法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