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谷滩新区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动“三个文明”融合发展
罗天琪 记者 邓维
今年1—9月,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76.1亿元,同比增长41.4%,全市排名第一;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7亿元,同比增长21.6%,全市排名第二……辉煌的数据和跳跃的速度,奏响了红谷滩新区跨越式发展的华彩乐章。
作为我市为加速城市化进程、构筑“一江两岸”城市格局而成立的城市新区,红谷滩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三个文明”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快全省行政中心、商务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创新中心“五个中心”建设,强力推进“三次开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产城融合 创新引领蝶变之路
今年被称为VR元年,我市明确以红谷滩新区为核心区域,规划建设全球首个城市级虚拟现实产业基地,让其成为南昌市产业结构调整、产城融合的新引擎。目前,中国(南昌)虚拟现实VR产业基地正在加速推进,已经签约入驻企业有40余家。
南昌发展VR产业,为什么区域聚焦在红谷滩新区?原因是多方面的。红谷滩新区是全国少有的拥有省、市两级行政中心的区域。全省唯一金融商务区入驻金融企业190余家,已建和在建的商业综合体25个,办公楼宇增至66栋,五星级酒店落户19家、200米以上超高层矗立起15栋。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生活配套中部领先,更有“百亿级”、媲美“迪斯尼乐园”的万达文化旅游城项目已经运营,中部最具规模的会展中心绿地国际博览城项目也已开业。此外,红谷滩新区一直涌动着创业创新、追求梦想的豪情与壮志,遍布全区的众创空间,每天都在上演着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故事。
据了解,中国(南昌)虚拟现实VR产业基地拟在未来3-5年内,构建世界级的虚拟现实产业中心。培养1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发起10亿元人民币为总规模的虚拟现实天使创投基金;落实10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虚拟现实产业投资基金;聚集1000家以上的虚拟现实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产值。
绿色引领 打造生态宜居样板
按照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理念,红谷滩新区把协调发展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突出发展的整体性和均衡性,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在九龙湖新城建设的过程中,红谷滩新区坚持从城市发展的大形势大趋势出发来谋划城市发展,综合考虑城市的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设管理等多种因素,不搞“造城运动”和“圈地运动”,使城市规模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实现了城市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
民生优先 挥毫泼墨幸福画卷
红谷滩新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高起点、高质量、均衡化原则,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居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打造外有风度内有温度的城市。
教育事业方面,红谷滩新区加大了教育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师大附中滨江分校二期、九龙湖中小学、腾龙学校、红谷二小、红谷三小、红谷二中等项目的建设,加快南昌启华国际双语学校落地,不断完善教育网络,促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文化事业方面,积极组织广大市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全力服务好省文化中心(三馆)、江西日报玖珑文化创意谷等大型文化项目建设,加快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加快全民健身运动场所和文化场所建设,打造10分钟文化圈。
卫生事业方面,全力服务省人民医院、省儿童医院、省口腔医院、省妇保等省级医院建设,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不断健全医疗卫生网络,努力提升新区医疗服务水平。
可以说,今天的红谷滩,已经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新行政中心、新商务中心,也是江西最具开放活力的新金融中心、新文化中心,最富创业激情、最显繁荣潜质的新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