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县县长黄为民向网媒记者和网络大V介绍铜鼓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情况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 “全国网络媒体宜春昌铜四县行”11月20日在江西省铜鼓县启动。铜鼓县县长黄为民在发言时表示,住在铜鼓吃得放心、喝得安心、吸得清新、过得舒心。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接力赛,下一步,铜鼓县将全力推动旅游服务业、生态工业、有机农业和城市建设“四升级”,努力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生态秀美家园,争当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的“桥头堡”,打造赣西片区的“后花园”。
吃得放心 有机农业基地面积几乎覆盖所有耕地
黄为民说,铜鼓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习惯比较好,铜鼓有机农产品市场价格相对较高,同样1公斤大米,铜鼓有机大米可以卖到15元。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如金源农业、华裕育种、荣通农业、鑫茂白茶等等纷纷落户铜鼓。
为了保证铜鼓有机农产品良好的美誉度,该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整县推进有机农业,进一步加大土地有机转换力度,目前,有70%的土地进入有机转换期,有机农业基地面积有23万亩,几乎覆盖所有耕地,通过有机认证的农产品有26个,包括大米、蔬菜、茶叶、肉制品和食用油等等。
喝得安心 全县地表水和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铜鼓作为江西五大河流之一——修河源头,肩负着让自己喝得安心和保障修河流域下游群众饮水安全的责任。
黄为民说,为确保一河清水,铜鼓着重解决好三个问题:
污水排放问题方面,铜鼓先后投入近亿元,新建了日处理能力超1万吨的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县城及周边两个乡镇的生活污水全部接入了污水管网;在其余7个乡镇和12个重点村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站。
垃圾处理的问题方面,按照“村组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填埋”的乡村垃圾处理模式,县财政每年安排资金300万元,每50户农户配备一名保洁员,统一收集垃圾;在四个中心乡镇建设垃圾压缩站,购置清运工具对垃圾进行转运;在县城新建一个垃圾填埋场和渗滤液处理站,对全县垃圾进行集中填埋处理。通过这种模式,乡村垃圾收集率、处理率都超过了95%。
工业水污染问题方面,重点做到“多还旧账,不欠新账”。一方面通过严格执行新《环保法》各项规定和加大税收优惠力度,“软硬”兼施,倒逼县内传统规上工业企业技改升级,让“老树绽放出新芽”。同时以“河长制”工作为契机,开展了水环境“十项整治工程”。另一方面,对新落户的企业严把关口,严防死守,宁缺毋滥。为了保护生态,铜鼓宁可牺牲项目,减少财税收入,影响经济发展指标,也严格执行项目准入制度,将污染企业拒之门外。
黄为民说,通过以上措施,修河源头的水质始终稳定在一类水标准,位列全省五大河流源头首位,全县地表水和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一些对水质要求非常高的像娃娃鱼、棘胸蛙等在铜鼓河流小溪里屡见不鲜。
吸得清新 在铜鼓工作生活就像在原生态天然氧吧里
铜鼓森林覆盖率高达87.4%,位居全省全国前列,境内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2.5%,占比全省第一;野生红豆杉多达100余万株,总量全省第一;年均气温16.2度,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7万个/cm?,是国家标准的25倍,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
黄为民说,在铜鼓工作生活,就好比每天在原生态的天然氧吧里,时时刻刻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铜鼓牢固树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黄为民说,为确保青山常在,绿水长流,铜鼓县实施全面封山育林,目前已经完成了全面封山育林调研、座谈等前期准备工作,即将进入实施阶段;对全县现有的80余家小型木竹加工企业全部实施了“关、停、并、转”,关闭了全县所有阔叶树加工企业,全面禁伐阔叶林。
同时,该县还对全县所有污染源实行全天候监测,不让一个烟囱冒浓烟、黑烟,确保工业废气排放全部达标,全年城镇和景区、自然保护区空气质量分别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和一类标准。“对我们铜鼓而言,应该只有雾,没有霾,这是我们铜鼓人民健康长寿的一个关键因素。”黄为民说。
过得舒心 让林农放下“斧头”,变“砍树”为“看树”
铜鼓是全国43个纯客家县之一,全县70%的人口都是客家人,是赣西北客家人聚居中心。客家人乐观向上、心态平和,客家民居冬暖夏凉,非常舒适,加上绿色养生的客家饮食和讲究卫生生活习惯,形成了铜鼓人健康养生的长寿基因。铜鼓还是革命老区,是秋收起义的策源地。
近年来,铜鼓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在谋划着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我们以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为契机,在加大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的同时,结合精准扶贫,积极发展特色餐饮、农家民宿、农业体验等乡村旅游,让林农放下‘斧头’,变‘砍树’为‘看树’。同时,顺应‘互联网+’时代潮流,深入实施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通过将电子商务的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里,带动竹笋、蜂蜜、茶叶、有机大米等农产品走出大山,销往全国各地,现如今,我县新午餐公司生产的有机蔬菜也端上了香港市民的餐桌。”黄为民说。
黄为民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接力赛。下一步,我县将紧紧围绕省市部署要求,借助逐步改善的交通区位条件,以《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为引领,立足县情、抢抓机遇,大力实施“三金工程”, 全力推动旅游服务业、生态工业、有机农业和城市建设“四升级”,努力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生态秀美家园,争当昌铜高速生态经济带的“桥头堡”,打造赣西片区的“后花园”,建好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生态绿心”,着力建设“富饶、美丽、生态、活力、幸福”的小康铜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