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2年的坚强母爱
丁宝珍(图片由上饶县妇联提供)
在上饶县五府山镇金钟山村的一间土墙屋里,年逾古稀的女主人丁宝珍正为自己的孩子过生日。面对桌上的蛋糕,女主人操起孩子的两只手摆在胸前:“儿啊,今天是你22岁生日,咱们来许个愿。”许完愿后,她开始用汤匙一勺一勺地喂孩子吃蛋糕。
事情要从22年前说起。
上世纪50年代,丁宝珍与姚正杨结婚,丈夫勤劳,妻子贤惠,转瞬年过半百,他们却膝下无子。1994年,经人撮合,他们领养了一个男孩,并为他取名长远。夫妻俩老来得子,视之如掌上明珠。命运却在这时跟他们开了个大玩笑。3年过去,与长远同龄的孩子早已能开口说话、活蹦乱跳了,可长远连单独站一会儿都难。老两口感到问题严重,连忙带孩子来到当地医院检查,最终查出孩子患有脑瘫及先天性软骨病。由于在国内这两种病例治愈率极低,诊断结果犹如晴天霹雳,丁宝珍当场晕倒在地。
回到家后,亲朋纷纷赶来,劝他们把孩子退回去,但都被丁宝珍夫妻拒绝了。“既然把他领回家,就说明这孩子与我们有缘。”在丁宝珍看来,孩子是无辜的。夫妻俩约定,将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尽力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丁宝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孩子擦身洗衣、端屎端尿,始终没有放弃为孩子治疗的念头。一次,丁宝珍听说铅山县河口镇有一位老中医能医治孩子的病,夫妻俩当即带上积蓄,并向邻居借了点钱,背着孩子出门求医。为了省路费,他们背着孩子步行前往河口,饿了就啃几口干粮,累了就在屋檐下休息一会儿。经过一天一夜的跋涉,他们终于找到老中医家。老中医把脉后,却叹了口气,为孩子开了两个疗程的中药,收取成本费300元。当丁宝珍打开怀里的包裹时,老中医眼眶湿润了:包里除了两张百元钞票外,其余是10元、5元的零钱。丁宝珍夫妇手忙脚乱了好一阵,才凑齐300元钱。老中医决定将药品免费送给他们,丁宝珍却悄悄把钱塞进了一旁的抽屉里。
考虑到丁宝珍家的困难,自2006年开始,村里就打算为她家办理低保,但丁宝珍坚持把低保让给更困难的村民。直到2008年,村里才为她家办理了农村低保。
如今,随着孩子年龄增大,体重也不断增加,丁宝珍每次为孩子翻身都累得气喘吁吁。就这样,丁宝珍陪伴孩子度过了22个春秋。长远是不幸的,但同时又是幸运的,正是丁宝珍用她坚强的肩膀,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宁静的港湾。梦,还在延续;爱,依旧真挚。
姚桂娣 本报记者 卞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