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医疗车,出院转院各地患者,接送各类病号,救护设备齐全,24小时值班热线……”在南昌各大医院,这些类似的广告随处都是,乍一看,还以为是“120”,实际上却是由私家车改装成的黑救护车。
“黑救护车不仅漫天要价,而且严重威胁到急需救治患者的人身安全。”对此,有知情人向晨报反映,黑救护车缺乏正规医护人员和必要的急救设备,但却盘踞在南昌各大医院10多年,甚至还同医院的护工、保安等“内外串通”,明码标价“贩卖”危重病人,形成一条横跨“黑白”的利益链。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黑救护车中途加价
30公里路程要价1000多元
“打着医院正规救护车的幌子,没想到竟然是私人运营的黑车。”近日,市民陈先生向晨报反映,南昌各大医院运送危重病人或者治愈出院返乡者的运营车竟然形成了一个偌大的“黑市”,而在这个市场上,很多私人的改装车辆以家族性质在营运,并且以“势力”划分范围。
前段时间,他的一个亲戚得病后治疗无望想运回老家处理后事,就按照医院贴有“本院专业救护车”广告的热线电话叫了一辆救护车。“对方说车子是医院的正规救护车,但车身上却没有救护车的统一标识,车上除了一幅破旧的担架外甚至连氧气瓶都没有,更别说有医务人员。”
陈先生考虑到亲戚的情况,就没有在这些细节上多思考,只想早点把人送回30公里外的老家。双方经过讨价还价,陈先生最后交了700元。“谁知车子开到半路中,对方说运送的是病危之人,要给开车司机买一条300多元的香烟‘压压惊’,否则要我们重新找车子回去,甚至坦言这就是黑车,态度非常蛮横,最后他只能花钱消灾,相当于付了1000多元。”
“如果急救病人在漫天要价的黑救护车上因得不到专业医生的救护而出了意外应该谁来负责?正规医院为何会出现这么多黑救护车?”对此,陈先生感到疑惑,他表示,黑救护车严重威胁到急救病人的人身安全,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处理。
各大医院小广告遍布
黑车和正规救护车抢市场
根据市民反映的情况,记者连日来走访了南昌多所大型三甲医院,发现各大医院的墙角都贴有许多印有红“十”字标识的小广告。上面写着“本院医疗车,出院转院各地患者,接送各类病号,救护设备齐全,24小时服务”,“长短途转运各类病人,长途接送服务,可以根据需要安排医生、护士出诊……”多所医院的保安告诉记者,这些广告都是外面的人贴的,这些车不是医院的救护车,是黑救护车。
在南大一附医院,记者根据小广告上的电话拨打了一个名叫“南昌护理公司”的救护车电话。表示有病人不行了想叫一辆车送到10多公里远的某地,对方听后,立即表示可以安排车辆。“车费400元,另外还得给司机买条‘芙蓉王’香烟,这是行规。”当记者询问,车辆是否是医院正规救护车时,对方坦言,不是医院正规救护车,是改装的车子。
在江西省肿瘤医院,也能看到类似的救护车接送广告,都是写着“本院医疗车队”,但医院相关负责人却告诉记者,这些印有小广告的救护车不是医院的救护车。
有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这些黑救护车主要针对抢救无效的病人,送回老家或者送往殡仪馆,一般是由江铃全顺车改装,这些车辆不停放在医院里,而是停在附近的偏僻小巷,一旦有病人需要转运,他们便立即赶往医院,和正规救护车抢市场。
大医院护工、保安等
与不法分子勾结拿提成
“如果是急救病人上了黑救护车,却因为救护不到位而耽误病情怎么办?”记者向一些经营医院救护车的司机询问。大多人表示,他们的“救护车”只负责接送,路上若出问题均不负责任,所有责任都由病人及家属承担。
对此,江西省肿瘤医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 非法运营的救护车很多是由私家车改装而成,车内未消毒,也没有必备的抢救设备,更没有医护人员,如果病人途中发生危险,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抢救。一旦出现事故,车主可能会选择逃走,事故责任无人承担。
在南昌某大型三甲医院,记者以需要叫车送病人为由向急诊部一些护工和保安进行咨询时,这些人大多都有各类“救护车”的联系方式,其中一名年纪较大的护工明确表示有多辆救护车的联系方式。
“病人是哪个科?在哪栋的哪一楼?我马上帮你安排好车辆。是外科的你就找这个张师傅,电话是158………”
对此,有知情人向记者透露,黑救护车除了在医院周围散发小广告外,大部分的生意是由医院护工、清洁工和保安介绍的。因为每介绍一单,车主都会给介绍人10%~20%的提成,这在南昌一些医院是半公开的秘密。
查处黑救护车涉及多个部门
监管尚存空白
黑救护车不仅漫天要价,而且严重威胁到急需救治患者的人身安全。众多的黑车盘踞在南昌各大医院长达10多年,不仅没有根治,反而愈演愈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要如何整治呢?记者向南昌多个职能部门进行咨询。
“救护车属于医院特殊车辆,并不属于客运管理的范畴,可能要向卫生急救部门咨询。”对此,南昌市客管处工作人员如是说。
南昌120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则表示,黑救护车存在各种问题,但是急救中心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并没有相关执法权,“不能扣车,也不能罚款。”
对此,有医院的负责人认为,目前法律上并没有提及对救护车的管理。黑救护车的监管涉及运管、卫生、客运管理、交警等多部门,交叉监管往往使监管更难,甚至可能造成空白。因此,建议在完善法律法规监管的同时,有关部门能发挥联动作用,加大对非法运营的黑救护车的打击力度。
医院方面应警惕医院保安、护工等与不法分子勾结,从而堵住黑救护车的灰色生存空间;病人及家属要提高警惕,认真分辨真假救护车,谨防上当受骗。
来源:晨报暗访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