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施尧路与抚河南路交会处的灌婴广场是南昌市政府重点工程。为了给广场增加亮点,施工单位在广场北侧铺了一块300平方米左右的玻璃栈道观景台(以下简称:玻璃栈道),行走在透明的玻璃栈道上,低头可见船只和鱼儿。然而这斥巨资打造的玻璃栈道由于长年失修成了危险地带。近日,有读者来电向晨报反映,灌婴广场的玻璃栈道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痕迹,长达3年未修复,一旦有人踏空,将跌入约7米深的玉带河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反映:
悬空玻璃栈道破裂
应尽早更换排除隐患
“我反映一个问题,铺设在灌婴广场上的玻璃栈道都有裂痕了,感觉踩下去就要碎,太危险啦!”来电读者王女士说,她家住南昌市博物馆附近,上周末,她带着孩子在灌婴广场上散步,但孩子淘气,总是喜欢踩着滑冰鞋在“摇摇欲坠”的玻璃栈道上滑行。上周末,王女士的儿子在玻璃栈道上玩耍时被一块木板绊倒了,险些跌入约7米深的玉带河内。
“玻璃下面是玉带河的排水渠,完全是悬空的,我看了一下,玉带河约有7米深,孩子又不会游泳,如果掉下去肯定是凶多吉少。”王女士说,玻璃破裂已有3年之久,至今也无相关人员修复,来往的行人为了方便,可轻而易举地翻过护栏进入栈道区域。王女士表示,像灌婴广场这样的公共场合不能在安全方面存侥幸心理,这里人员密集,如果发生意外,就极有可能发生群体性的事故。
“相关责任部门用护栏来警示行人治标不治本,我希望有关部门尽早解决问题,更换掉这批破损的钢化玻璃,尽早排除隐患。”王女士说。
现场:
来往行人络绎不绝
玻璃裂痕存安全隐患
昨日,记者驱车前往灌婴广场。尽管气温骤降,寒风凛冽,但来往的行人仍然络绎不绝。记者发现这些钢化玻璃尺寸很大,小的一块1平方米,大的一块2平方米,玻璃栈道密布着曲折的条纹,就像被敲坏的手机钢化膜上的纹路一样清晰。沿着玻璃栈道四周走了一圈,记者发现,这是一条连通灌婴广场和南昌市博物馆的捷径,不少行人铤而走险,跨过印有“玻璃破损,危险勿入”的护栏,踏入危险区域。透明的玻璃栈道原本是为美化灌婴广场,但如今大部分玻璃已破裂,随时有爆破的可能,由于常年无人清洁维护,玻璃上布满了灰尘污垢,蜘蛛网状的裂痕非常影响美观。
为禁止行人步入玻璃栈道区域,外围仅用了几个简易的护栏作警示。据目测,护栏之间的间距约5米长,中间的间隔稀疏地缠了几根细铁丝代替护栏,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记者粗略算了一下,铺设在灌婴广场上大大小小的钢化玻璃有近200块,面积近300平方米,整体呈半圆形,近半钢化玻璃出现裂痕,其中一块钢化玻璃已缺失,为防止行人掉下去,空缺的“窟窿”上钉了几块长木条。
声音:
玻璃栈道常年封锁
属浪费公共资源
据附近市民梁女士表示,影响美观还是小事儿,有些破碎的玻璃已经松动了,踩上去有晃动的感觉,梁女士平时晚上喜欢在广场上跳跳舞,有时为了走捷径也会从这儿过,脚踩到这些已严重破损的玻璃地砖上非常心慌。
见记者在拍照、采访,来此锻炼的刘先生也凑了上来说,玻璃栈道是公共资源,不应该常年封锁,此举是一种公共资源的浪费,“为了大家的人身安全,希望有关部门及时处理,不要等到出了事儿再采取措施,那就为时已晚了。”刘先生说,灌婴广场工程是南昌市政府重点工程,玻璃栈道经常性爆裂,很多人晚上都带着孩子来广场散步乘凉,小孩子跑来跑去,真怕哪天玻璃承受不住,孩子掉下去不知该如何是好。
因为破损的玻璃栈道地带临近南昌市博物馆,过往行人中不乏有操着外地口音的游客,虽然言辞不一,但大家也普遍认为,用简易的护栏作为围挡警示行人太敷衍,仅用几根铁丝“包扎”,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应尽早修复破损的玻璃,还道于民,排除隐患。
部门:
明年年初动工改造
将用混凝土硬化路面
带着疑问,14日,记者来到管辖灌婴广场的职能部门——南昌市象湖风景区管理处。对于广大市民和游客的质疑,该管理处的书记陶孟春介绍,玻璃栈道铺设于2007年左右,由于是钢化玻璃材质,常年受到热胀冷缩以及受力不均的影响,玻璃很容易开裂。
为防止意外发生,灌婴广场栈道玻璃初步改造方案已修订,目前还在优化中,预计2017年年初动工,整个工期不超过两个月。采访中,陶孟春向记者道出了改造工作中的一些难处:管理处作为业主只能按照程序向上级报批,他们也希望赶紧换掉破裂的玻璃,如果发生意外事故,南昌市象湖风景区管理处首先要承担责任。
“以前也换过玻璃,但治标不治本,记得2013年我调到象湖管理处时换过一次玻璃,但玻璃很快又破裂了,所以我们用围栏围起来,改造预算已向上级报批了,目前在走程序。”陶孟春表示,为杜绝安全隐患,改造方案中已明确放弃使用钢化玻璃材质,会采用板顶布钢筋、混凝土进行路面硬化,确保行人过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