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房地产去库存20条措施”,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一城一策,采取“组合拳”,大力去库存,实现了库存大幅下降。昨日,记者从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省鼓励企业利用存量房,发展旅游、养老、创业等地产,全省商品住宅库存平均去化时间控制在12个月以内。
回顾2016:
商品房库存去化时间减少到10.2个月
去年,我省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实现了库存大幅下降。截至2016年底,全省商品房库存面积同比下降26.9%,去化时间由2015年底的19.3个月减少到10.2个月。其中,商品住宅库存面积同比下降了40.6%;去化时间6.1个月,减少8.1个月。
与此同时,全年完成住房公积金归集294.86亿元,当年提取176.95亿元,发放个人住房贷款317.13亿元,有力支持了职工居民购房。
而在棚户区改造方面,力推棚改货币化安置和政府购买服务,落实棚改贷款,解决资金难题,取得较好成效。全年开工各类棚户区17.1万套(户),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20.92万套(户),均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任务,全国排名居于前列。全省城市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率59.2%,比上年提高27.4个百分点。公租房分配入住率达到70%。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我省的12.78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开工任务。
4个月拆除违法建筑120万平方米
2016年,我省大力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开工建设55.8公里地下综合管廊。着力推进48个县(市)污水管网项目建设,全年完成城镇污水配套管网建设900公里。而开展城市违法建设专项治理以来,4个月共拆除违法建筑120万平方米。
城乡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我省5县1镇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和城镇,园林绿化三大指标在全国继续保持前列。深入推进市容环境专项治理,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88%和95%。省政府公布了第二批14个历史文化街区。
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西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36个村镇入选中国传统村落,2镇4村入选第三批全国宜居小镇、宜居村庄示范,17镇23村被评定为首批美丽宜居小镇、村庄示范,4个镇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特色小镇。
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突破5千亿元
去年,我省建筑业实现新发展。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突破5千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走出去”成果累累,对外承包工程总产值列全国第13位。全年新增特级企业5家,达11家。3项工程入选鲁班奖。新增绿色建筑项目55个、建筑面积600万平方米,累计160个工程取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绿色建筑面积突破2000万平方米。
同时,贯彻落实“降成本、优环境”,集中开展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专项治理,共清退各类保证金6.1亿元,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
规划2017:
住房:
鼓励企业利用存量房发展旅游、养老等地产
据了解,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是今年住建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商品住宅高库存的市、县要继续加大去库存力度,积极支持鼓励农民工、农民进城购房,将全省商品住宅库存平均去化时间控制在12个月以内。而南昌、赣州等市要加快住宅土地供应,盘活存量土地,尽快形成住房有效供应,抑制房地产过快增长,保持供需基本平衡,保持房价基本稳定。
积极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企业利用存量房,发展旅游、养老、创业等地产,推进跨界地产发展。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加强房地产信贷资金管控和引导,坚决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要善于利用住房公积金的调控作用,支持职工住房刚性需求。
此外,加强市场监测和研判,建立集库存、在建、土地供应等相关数据于一体的市场实时监测平台,及时研判市场,实现精准调控。加强市场监管和整顿,继续开展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的专项活动,坚决打击恶意炒作房价,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
将改造各类棚户区24.23万套
记者了解到,今年全省任务是改造各类棚户区24.23万套,基本建成14.5万套(其中,城市棚户区20.50万户,基本建成5.17万套)。不仅要抓任务分解和项目落地,还要抓开工、竣工和入住。紧盯开工率、建成率、入住率等加大督导力度,对进度落后、完不成任务的进行通报、约谈和问责。
商品住房库存量大、市场房源充足的三四线城市和县城要基本实行货币化安置。政府重大项目建设涉及的房屋征收基本实行货币化安置。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率达到50%。
有序推进老旧小区和住房宜居综合改造,重点解决节能、适老、环境、物业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要加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延续历史文脉,彰显城市特色。
装配式建筑达200万平方米
今年,我省将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建筑业总产值要实现10%以上的增长目标,装配式建筑要达到200万平方米。
此外,注重“招大引强”。出台具体优惠政策措施,吸引有实力的装配式建筑企业来赣投资发展。要加强省内骨干建筑企业与省外建筑强企的合作,实行强强联合、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同时,政府投资性的公建项目、保障房建设等要设定刚性比例搞装配式建筑。而建筑企业要主动策应“一带一路”大战略,坚持“抱团”发展,通过“靠大联强”、“借船出海”等,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进一步打响海外“江西建设”品牌。
城市建设:
年底前所有市、县要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
2017年底,所有市、县要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今年,我省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
此外,扬尘污染治理紧抓不放。将下大力气治理建筑施工扬尘,把扬尘防治纳入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严格落实施工现场围挡、道路硬化、裸露场地覆盖、冲洗排水、洒水降尘等措施,进行严格管控,对违规企业要严厉处罚。把扬尘防治纳入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检查、文明工地创评、优质工程评选等考评体系,进行严格奖惩。同时,提高城市道路机扫率,从根本上减少道路清扫扬尘,提高城市的洁净度。
推进政府购买服务,着力提高各类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和运维能力,加强城市排水防涝工作,加快停车场建设,解决好群众关切的“城中看海”、停车难等“城市病”。
4月前48个县(市)须完成污水管网建设
今年,我省将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以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和污泥处理处置工作为抓手,恢复城市自然生态。2017年4月前,48个县(市)污水管网建设任务必须确保完成。
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按要求和时间节点完成整治。南昌市今年要全面完成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7个城市15个黑臭水体整治项目要全面开工建设。
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面,南昌市、宜春市等要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为实现生活垃圾的源头治理探索和积累经验。
开展新一批中国传统村落的申评
同时,将加快特色镇建设和发展,继续做好全国特色小镇申报工作,总结推广4个全国特色小镇建设经验,评选30个省级试点镇,全面开展省级特色小镇建设。继续抓好传统村落保护,组织开展新一批中国传统村落的申评,启动省级传统村落申报认定工作。
此外,重点加强和做好房屋和市政工程,老楼危楼,燃气、供水、城市桥梁、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风景名胜游乐设施、玻璃幕墙、城市运行等安全工作。
城市治理:
力争3年完成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治理工作
今年,我省将集中力量,打一场治理违法建筑攻坚战和歼灭战。将持续深入开展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对违法建设“零容忍”,力争3年左右时间,完成全省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