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印象中,人大代表一般都是在代表大会上提建议、意见,或者“针砭时弊”为百姓发声,常常给人“严肃”“高大上”的感觉。事实上,这只是人大代表履职的其中一面。另一面的人大代表也很“温情”、“接地气”,他们会走进百姓日常生活,关注百姓家长里短。5日,记者走进南昌市西湖区多个街道、社区,捕捉到了人大代表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
故事一:让环卫工人有了爱心驿站
1月5日下午,天空中洒落的雨水让原本暖和的冬天有了寒意。但南昌市抚河边的“西湖区环卫工人爱心驿站”内却阵阵暖意,刘菊香、喻国英、李清梅3名环卫工人正坐在里面躲雨、喝着热开水休息。“以前下雨的时候,我们都是到处躲,冬天想吃个热饭都很难。”刘菊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些激动,“现在感觉好幸福,谢谢区人大代表。”
刘菊香口中的区人大代表名叫顾志奇,是一名实体经营者,他第一次履职时碰到了南浦街道环卫所所长齐明。“他(齐明)和我聊环卫工人的不容易,希望我作为人大代表向区里反映情况,解决环卫工人饮水难、落脚难、休息难问题。”随即,顾志齐走访环卫工人,并立即起草了“关于尽快建设环卫工人爱心驿站,改善环卫工人工作环境”的建议。
2016年3月中旬,顾志奇就在西湖区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该建议。不到一个月,在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和政府的重视下,区城管委就在抚河边上建了西湖区第一家“环卫工人爱心驿站”,并购置了空调、微波炉、电扇、饮水机、衣柜等日常用品。据悉,爱心驿站目前已在西湖区全面铺开,几乎每个街道都有。一座小小“驿站”,可以使环卫工人不再风餐露“休”。
故事二:接待选民解决群众意见诉求
“王代表,小区的垃圾车乱停乱放,跟垃圾场一样,味道好大,能不能解决下?”1月5日,是西湖区西书院社区人大代表接待日,社区居民纷纷向区人大代表王小会反映情况。王小会一边认真填写意见表,一边微笑着说:“我们一定把这事反映给相关部门,争取3天之内解决。”
西湖区在121个社区(村)建立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每个工作室2~3名人大代表,并开展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在西湖路社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记者了解到,该工作室积极帮助选民排忧解难,先后解决了中山路184号顶楼外墙水泥脱落,羊子街180号的排水堵塞、社区化粪池改造、孺子亭公园破损电灯杆拆除,羊子街255~257号和付家坡102号落水管更新等一系列问题。
另外,西湖区还成立了“西湖区人大代表爱心帮扶协会”,成立三年多年来,累计筹集帮扶资金300余万元,累计向爱心组织和机构捐款捐物70余万元,救助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180余人。
■记者袁思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