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芝毅 “哇,放飞天鹅了!还有这么多绿头鸭子!”1月13日15时许,在永修县吴城镇大湖池观鸟站,江西省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和天津市野生动物救护驯养繁殖中心正在举行联合放归候鸟活动,这些在蓝天翱翔的鸟儿很快找到了“亲戚”,向它们的亲人飞去,让围观的村民和游客欢呼起来。
“这29只受伤救治的候鸟是从天津来鄱阳湖‘寻亲’归队的,坐了两天一夜的长途车呢,我们先后四次来鄱阳湖放飞候鸟,这次数量是最多的。”天津市野生动物救护驯养繁殖中心主任戴元鸣介绍道。
这些候鸟是去年9月天津市林业工作者和市民从不同渠道收治的,有6只东方白鹳、1只大天鹅、1只灰鹤、1只短耳鸮、20只绿头鸭,有的是从俄罗斯和内蒙古去鄱阳湖途中受伤的,统一放在天津市野生动物救护驯养繁殖中心,有的鸟受伤严重,来的时候都奄奄一息了。经过输液、打针、分笼喂食,4个多月的治疗达到放飞的标准。
据了解,津赣两地从2014年开始联合举行放飞活动已经4次了,共放飞了10个种类100多只鸟,很多是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除了这次放飞的种类外,还有松雀鹰、鸿雁、红嘴相思鸟等珍稀候鸟。
“大湖池是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域,鸟多、食物多、干扰少,生态环境很好,是候鸟的天堂。”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干部文思标告诉记者,去年12月,他们进行过一次候鸟调查,发现辖区3个湖共有16万只候鸟,大湖池就有15.42万只,占据95%以上,因此吸引大量的海内外鸟类专家前来科考。
“来鄱阳湖放飞候鸟,跟周边市民和村民的爱鸟护鸟意识关系密切。”面对记者的疑问,吴城保护站站长郭怡川说了一些爱鸟故事。去年,南昌市台办一名女干部下班途中遇到一个老人在卖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几经劝阻,老人仍不听。情急之下,这位女士硬是花了3000多元买下,随后送到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大湖池,当亲眼看到东方白鹳回归自然时,她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在放飞现场,这样的爱心人士还有很多:有辽宁赶来的,有从广州驱车700多公里赶来的,还有不少外地游客带着孩子专程送候鸟来放飞……大湖池2016年放飞了153只这样的候鸟,回到大自然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