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洪怀峰、王欢/文
赣江新区如何与昌北机场无缝对接? 赣江新区就医、上学等不便怎么办?17日,记者从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组获悉,赣江新区建设吸引了多名委员关注,纷纷以提案的形式,为赣江新区发展提供“金点子”。
产业
赣江新区应打造成高端产业集聚区
省政协委员李秀香在提案中提出,一定要找准赣江新区新产业亮点。李秀香认为,赣江新区建设应加快打造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和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一要在已经形成的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特色产业基础上,重点拓展现代高端服务产业,使传统产业蓄积的能量与新产业能量实现同频共振,协同发展;二要把新能源当作培育与发展新经济的重要抓手。加大引进和培育高技术新能源龙头企业力度,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集群。
招商要面向全球 瞄准世界500强
李秀香表示,要鼓励开发、引进新技术,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一要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努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二要坚持高点定位,高端引领,面向全球、面向世界500强企业,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重特大项目,努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同时,培育赣江新区人才发展新高地。要大力实施新区创新人才培育战略,给新区及全省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建立人才培养专项资金。重庆两江新区建设设立了每年不少于1亿元人才专项资金和10亿元创新专项资金,建设100万平方米的“人才房”等政策值得学习和借鉴。支持新区与我国港澳台地区开展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建设博士后流动站,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引进一流的科研院士。
城建
借鉴新加坡先进经验打造智慧新城
李秀香在提案中还建议,打造赣江新区智慧新城。抓好智慧交通和官网建设,形成可靠性高的城域光纤网络,实现建成区无线网络全覆盖,着力通过公共平台建设消除城市信息孤岛。在28平方公里的集中起步区儒乐湖新城的建设中,进行智能化的全新规划和设计。用信息化、智能化搭建服务平台。行政审批服务平台、人力资源平台、金融资本平台等建设,可借鉴新加坡和中新天津城的先进经验,打造网上虚拟申报、审批、服务大厅。把新区打造成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数字视听等智慧产业集聚地。
建昌北高铁站与昌北机场无缝对接
省政协委员谢林翰在提案中提出,赣江新区建设要强化规划的稳定性和预见性,适度控制开发强度,同步或优先制定区域生态控制线。多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培育绿色发展新功能。
要加强规划管控,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如,兴建昌北高铁站,将其作为昌九高铁和昌景黄高铁的交汇站,并与昌北机场无缝对接。
推动优质医院与中小学校落户新区
李秀香还表示,要放大赣江新区新政策效应。要为赣江新区新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一要积极帮助各组团化解历史债务,让新区“轻装上阵”。二要将省里产业引导基金的部分资金专列,成立赣江新区产业引导基金,用于扶持新区产业发展。三要在公共配套上对新区给予倾斜。推动优质医院、中小学校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到新区落户。四要在重大项目尤其是地铁站、市域快线、高铁站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上对新区优先布局。
法制
设国际仲裁中心办理涉外民商事案件
在赣江新区建设过程中,必然会涉及许多关于国际贸易新规则或惯例以及涉外法律法规,为此,省政协委员凌云建议,应全面推进涉外仲裁机构建设,充分发挥仲裁制度优势,高效化解涉外民商事争议。建议立足赣江新区实际,参照重庆仲裁委设立重庆两江国际仲裁中心和广州仲裁委设立南沙国际仲裁中心做法,设立南昌仲裁委赣江新区国际仲裁中心,专门办理涉外民商事仲裁案件。
他还建议出台《赣江新区条例》,以地方法规形式赋予新区完成国家战略任务所必需的行政管理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