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班的时候,想必很多南昌市民都被雾气模糊了视线。实际上,昨日南昌空气质量指数为优,这场大雾不是市民认为的烟花爆竹粉尘所致的雾霾天气,而是辐射雾与雨雾组合而成的混合雾,而且是鸡年以来最强混合雾,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500米。据气象专家介绍,未来两天南昌还有起雾的可能,市民驾车出门需注意安全。
红谷滩如“海市蜃楼”
老城区雾气较淡
“从风疑细雨,映日似浮尘。乍若转烟散,时如佳色新。”从昨日清晨至中午时分,沉沉雾气笼罩着南昌,让这座城市充满了朦胧感。当日上午9时许,在红谷滩新区秋水广场附近,记者看见数百米开外的建筑物在雾气掩映下一片朦胧,好似“海市蜃楼”。随后,记者走上八一大桥,上桥后雾气更浓。下八一大桥来到阳明路上,雾气“黏”在空中,如烟般虚无缥缈,不过这里的雾气明显比红谷滩淡很多,而在八一广场上更是察觉不到雾气。
记者发现,在红谷滩秋水广场、八一大桥等近水面的地方,雾气较重,青云谱区、青山湖区的雾气比东湖区的雾气更浓。
昨日是雾非霾
空气质量指数为优
“早上出门眼前一片雾蒙蒙的。不会是最近过年放烟花爆竹的人多了,空气污染重了,霾又开始卷土重来了吧。”昨日一早,南昌市民李先生就致电晨报新闻热线,求证眼前所见是雾还是霾。
昨日,记者浏览南昌市环保局官网“绿色南昌”空气质量日报看到,除了大年初一南昌的空气质量指数为重度污染外,从大年初三(1月30日)开始,南昌的空气质量一直持续良好,而昨日南昌的空气质量指数更是达到了优。由此可见,李先生所见的是雾非霾。
昨日南昌大雾
是辐射雾与雨雾的混合雾
昨日南昌的大雾出现得猛烈突然,结束得也比较晚,与往常八九点钟雾气渐散的情况略有不同,这究竟是什么雾呢?
气象专家告诉记者,在气象学中,昨日南昌出现的大雾是辐射雾与雨雾组成的混合雾。辐射雾指由于地表辐射冷却作用使地面气层水汽凝结而形成的雾,在冬季、初春和秋末等季节比较常见。主要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的夜间或早晨。随着太阳的升高,地面温度上升,辐射雾也会立即蒸发消散。所以,早晨出现辐射雾,常预示着当天有个好天气。民间“早晨地罩雾,尽管晒谷物”、“十雾九晴”的说法就是指辐射雾。而雨雾则是指蒙蒙细雨形成的雾气。
气象专家还解释,混合雾的“耐力”较长,昨日空气湿度又高达80%,导致大雾迟迟难以散去。
临江地带雾浓源于水汽
市区雾淡因“热岛效应”
昨日记者走访发现,南昌市红谷滩新区、老沿江中大道、沿江北大道等地段,雾气很浓,而越往八一广场等中心地带走,雾气越淡。为何临江地带的雾比其他地方更浓?
气象专家解释道,“热岛效应”使老城区空气相对较干,临江的红谷滩水汽更充沛。同一座城市,一般郊区、空旷地带的雾总比人口和建筑物密集的城区更浓,也更容易出现大雾。这是因为郊区地面多水域、田地、草地,近地面湿度更大,水汽条件足。而主城区容易形成“热岛效应”,地面难以吸收水分,也就不能大量地释放水分,所以城区的空气相对较干,水汽达到饱和的速度慢,起雾程度也就比郊区低。
还有一个原因是红谷滩等地因靠近江面,水汽更充沛,而水汽是起雾的必备条件。
今明两日早上
有很大可能起雾
“今明两日早晨,南昌仍有出现大雾的可能性。”气象专家称,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今明两日南昌早晨都是晴好天气,再加上之前的空气湿度大,水雾较重,是辐射雾产生的绝佳平台。也就是说,今明两日早上有很大可能起雾,市民驾车出行仍需多加注意。
气象专家称,辐射雾往往出现在晴朗无云、气温较低且微风的夜间或早晨,今明两天南昌正具备这样的天气特点。专家表示,辐射雾多发于凌晨至上午10时,一般在上午10时后,随着太阳不断升高,气温上升,雾气就会散去。现在正赶上春运,建议碰上大雾天气时,司机尽量避开凌晨至上午10时开车上路。
本周南昌有晴有雨
预计本周在暖湿气流的继续影响下,南昌天气晴雨相间:6日多云到晴,早晨局部有雾;7日晚~8日,受高空槽和地面冷空气共同影响,有小雨,局部中雨,偏北阵风6级,过程降温5~7℃;9日多云;10~12日,受地面高压控制,为晴好天气,早晚气温低。
周一(6日) 多云到晴,早晨局部有雾 偏北风2~3级 8~14℃
周二(7日) 多云转小雨 偏北风3~4级 7~12℃
周三(8日) 小雨,局部中雨 偏北风3~4级,阵风6级 5~9℃
周四(9日) 多云 偏北风2~3级 4~10℃
周五(10日) 晴 偏北风2~3级 4~11℃
周六(11日) 晴 偏北风2~3级 2~12℃
周日(12日) 晴 偏北风2~3级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