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记者 苏路程
50岁出头的王强相貌俊朗,有着1.73米个头的他看上去身强力壮。在外漂泊了多年的他想在南昌市找一份保安或者仓储员的工作。然而,7日,在江西南昌市人才市场转了一上午,王强都没有找到“东家”。
“企业招聘有年龄限制,同一个岗位企业宁愿要年轻人。”看着手上的一沓招聘简章,王强感慨找工作较难,“重新学习技能但时间不够,等学会了又更新了新技术。”
7日,江西省会南昌举行丁酉年春节后首场万人招聘会。
“我们这次提供的工作岗位包括作业员、品保、储备技术员等,年龄限制在16至45周岁。”一家上市公司招聘专员王明良告诉中新社记者,“年轻人到外面寻求更好机遇,中老年人有经历但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差。”
为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63岁的“银发族”李春生(化名)节前节后已经辗转走了几个人才市场。“虽然年纪大了、文化水平不高,但愿意吃苦。家里人多,退休工资远远不够生活开销。”
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横亘在眼前的一道现实难题。中国民政部2016年公布的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亿人,占总人口16.1%。
随着中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银发族”就业难等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中新社记者检索发现,为鼓励老年人就业,日、韩等国都制定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政策,强调企业有义务雇佣老年人,并不断完善相应的政策。
“解决中老年人就业难问题要从政府、企业、求职者自身三个方面下手。”江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除了求职者要拓展个人就业思路和观念外,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要转变用人观念,加强社会责任感,在力所能及情况下,提供诸如保安、宿管、保洁等岗位。
此外,麻智辉还认为,政府要加强为中老年人提供职业培训,提供一些公益岗位,组建服务团队保障中老年人权益,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支持中老年人再就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