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 春节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文化特色的传统节日。守岁、拜年、贴春联、燃爆竹、放烟花这些春节的传统习俗依然被一代一代华夏人所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春节时更多的家庭都会选择拍一张“全家福”,因为这个时候是家庭团聚的纪念。可是,有这样一张“全家福”,它拍摄时间紧迫,他拍摄对象不是至亲血亲,可是它却是一张最有爱的“全家福”,它就是杭瑞高速景德镇管理中心塔岭管理所全体员工的一张“全家福”。
春运支援成就 “不可能的全家福”
说起“全家福”似的集体照,想起最多的是毕业照吧,可不会有人觉得拍摄毕业照会困难重重,而塔岭管理所的这张集体照拍摄却不那么容易,因为它本是一张“不可能的全家福”。说它不可能,是因为高速公路三尺岗亭的收费工作,是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每分每秒都不可以间断停歇的工作。每一个收费所站从开通运营的那一天起,三尺岗亭的收费系统从不曾关过机,监控室的电脑屏幕、监控屏幕从未停止播放画面,票管室的电灯从未熄灭过……这一切靠的是四班三运转的工作机制,靠的是每一个班组的轮换,所以拍摄一张“全家福”就成为了不可能的事,因为高速公路上不可能没有车辆,收费岗亭不可能空无一人。而每年的春运保畅时刻,是唯一全所员工都在的难得机会,可是全员必须扑在收费一线保畅,保证8个主岗亭和13个复式收费岗亭的正常运转,保证司乘快速通行,仍是无法拍摄这样一张“全家福”。
近两年,因为不断增多的车辆,增大的车流压力,景德镇管理中心对春运保畅工作安排更加细致周密,提前3个月的春运保畅动员会、座谈会的商议、决策,确定了赣皖、赣浙两大省界收费站的保畅方案和人员调配支援方案。春运的保畅方案和支援方案,不仅大大提高了放行能力,解决拥堵,保证了春运保畅工作的顺利完成,也促成了塔岭管理所的这张“全家福”的诞生。这张“全家福”不仅是塔岭管理所团结奋进,相亲相爱的见证,以及支援人员倾力相助,荣辱与共的见证,更是春运保畅工作联动迅速、细致周密的见证,以及江西高速人高速高效、同行同德的见证。
相亲相爱成就亲如一家的“全家福”
春节最核心的魅力就是家的温暖,即便是大雪灾也未能阻挡异乡游子回家团圆的匆匆步伐,可是“全家福”上的这群人,他们无法和家人一起守岁、吃团圆饭、观看春晚。他们只能和亲如兄弟姐妹的同事们坚守在三尺岗亭,坚守在疏通“中国式迁徙”的繁重工作中,成就南来北往司乘回家的心愿,让他们的归途更加顺畅。
他们不是至亲血亲,他们来自天南地北,他们在家庭中担任着不同的角色,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江西高速人”。他们有着比血缘更为深厚的亲情,一年365天,有200多天都是彼此相伴,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他们有着比荣誉更为团结的集体感,他们互助互爱的迎战一个又一个的挑战,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春运保畅中,有每日只睡几个小时的票管员;有一直收费10多个小时的行政后勤人员;有下了班又来帮忙的收费员;财务人员有可能瞬间成为“票管助理”,帮忙交接班,配发零钱,也有可能成为食堂帮厨,洗菜切菜。那个时候,已经没有监控员、收费员和行政后勤人员之分,他们身兼多职,哪里有需要就到那里。那种团结,不仅是为了荣誉的付出,更是对于工作的责任,对于家人般的心心相惜。
“全家福”成为了塔岭管理所的传统
全家福,是一个家庭团聚的纪念,是一个组织团结筑梦的表现,是每一个家庭成员发自内心对家团结和谐的凝聚力。一张全家福,定格了家的团聚时刻,凝聚亲情、凝聚梦想,是人们追寻幸福的影像记录。一张全家福,像族谱一样记载家庭、企业、组织的成员变化和重要时刻,传递出不同家的情感和梦想。“全家福”因此也成为了塔岭管理所的一个新传统。
有了“全家福”,便不再有身份的距离,不再有年龄的差异,一同站在奋斗的地方,共同诠释出一张团结和睦,同甘共苦的全家福。
有了“全家福”,更加理解“珍惜”的含义。因为高速公路收费工作的特殊性质,作为子女,无法孝敬父母;作为伴侣,无法共同分担生活琐事;作为父母,无法常伴孩子身边。于是,一张来之不易的收费站“全家福”,更加懂得珍惜身边亲如家人的同事,珍惜每一日在一起的时间,珍惜在枯燥繁重工作中结下的深厚友情,珍惜全所团聚的幸福时刻。
家的意义是无法用语言去描述的,只有亲人间那无以言表的体会,才能让人感受到那种亲人间浓浓的亲情。一张“全家福”定格的是每一个江西高速人对高速事业的热爱,定格的是对每一个集体成员的热爱,而这份“爱”也会随着“全家福”这一个传统永远延续下去。(李铭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