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协管员持证上岗
记者昨天获悉,我市在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其中,对城管执法人员的形象明确要求着装规范,无配饰、浓妆、文身,在执法过程中要主动表明身份,接受社会监督。
城管协管员持证上岗
我市提出,实施智慧大城管建设。积极推动智慧城管建设和数字城管升级改造,探索网上办案审批机制、执法指挥调度系统建设,扩宽执法记录仪的投入使用和配备覆盖范围,全面实行网上审批、处罚案件以及群众投诉受理、处理、反馈、结案同步录入,做到设备齐全、网络畅通、责任明确、运行规范,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在全国城管服装、标志标识统一样式出台的基础上,健全协管人员招聘、管理、培训、奖惩、退出等制度,提高协管员工资、待遇保障标准,统一制式服装和标志标识,推行并完善协管员持证上岗、编号管理。
我市将实施综合执法试点建设,推行从单一专业执法向规划、环保、广告、督查、机动一体化综合执法转变,从专业执法向按区域综合执法改革试点,整合人力资源、工作资源,实现本级执法业务全覆盖,执法人员由专业性人才向综合性人才转变的目标。
城市管理与综合执法进入社区网格
我市提出,对全市街道(镇)执法队实行网格化、定位式管理,建立指挥长、路段长、楼栋长、宣传员、监督员“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事有责任人”。实行城市管理与综合执法进入社区网格,建立城管社区工作站,将管理、服务、执法统筹纳入市、区监督重点内容。
转变执法人员针对“占道经营、乱扔乱倒、乱停乱放”等城市顽症不愿罚、不会罚等处罚难和“选择性”执法的问题,进一步加强严管重罚意识,通过开展“行人乱扔、店面乱倒;占道摊点、出店经营;非机动车乱停放”等“三乱”整治行动,实现执法全覆盖。
城管执法须主动表明身份
我省提出,改革执法公示、过程记录、法制审核、执法责任、查罚分离五大机制。
推进行政执法公示机制,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要主动表明身份,接受社会监督,增强执法透明度。
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机制,更新配齐城管记录仪和音视频资料设备,建立执法过程资料保存、管理、使用等工作制度,实现留痕管理。
推进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机制,全面强化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和重大行政强制决定的流程控制、过程管理,作出重大执法决定之前,必须进行合法性审核。
强化执法责任机制,简化案件办理流程,规范执法立案、部门协作、调查取证、强制措施、文书送达等流程,健全执法、管理、监督联席机制、抄告机制。
建立查罚分离执法机制。构建立案、审查、执行、监督四位一体的执法新机制,让执法全过程在阳光下运行,提高执法全过程透明度。
城管执法人员不得文身
城管推行“721”和“五步”工作法。其中“721”工作法,是将70%的服务作为执法的前置手段,变“后置执法”为“前置服务”;以管理为主,通过教育、引导和前期介入,化解硬性执法矛盾,灵活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行政指导等非强制行政手段,纠正违法行为;坚持严格执法,坚持以法律为准绳,维护城管执法严肃性,严格处罚标准,做到执法到位、执行到位。
开展作风大转变教育整治活动,重点整治:违反办案程序,瞒案不报、压案不查等违纪问题;与违法者讨价还价、私下勾兑、暗箱操作等乱作为问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推诿扯皮、得过且过等不作为问题;同案不同罚等违反自由裁量权标准的执法不公问题;着装不规范、行为不端庄等执法不文明问题;执法环节出现衔接不畅、管理缺位、权责模糊、因循守旧等各自为政、执法不严问题。
城管执法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着装,无边走边吸烟、吃东西、搭肩挽臂等现象,无配饰、浓妆、文身和粗言秽语、野蛮粗暴现象。(记者 吴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