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特殊津贴是高级人才的荣耀,但也并非专家学者的专享。在江西,“赣鄱工匠”已成为高技能人才队伍中的一支主力军。前不久出炉的2016年度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名单中,来自江铜集团德兴铜矿大山选矿厂的李全胜作为一线工人获此殊荣。
文/图 记者章娜 实习生刘燕侠
【专访】
江西铜矿一线员工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2016年我省有65人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其中有6名一线工人,虽然他们在厂矿在田间从事最基层的工作,但他们用自己的敬业和坚持在基层岗位上发光发热,攻坚克难,创造了行业的奇迹。
3月9日,正在车间里忙碌着的2016年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李全胜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27年前,李全胜从江铜技校毕业后,分配到德兴铜矿大山选矿厂工作,从事选矿操作。经历了二十多个春秋默默耕耘与奉献,如今他已成了厂区里面技术尖端的佼佼者。
27年来,李全胜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选矿生产操作工作。他善于动脑,敢为人先,能理论结合实际,对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结构进行科学分析和处理,参与厂、矿多项技术革新,为矿山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传授和培养了十多名生产操作技术能手,发明了《浮选机埋死快速处理法》先进操作法,同时还先后主持参与几十项提高选矿生产指标课题攻关,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近千万元。
能力强技术过硬获此荣誉实至名归
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的光荣称号,代表着他也跻身了国家级别高技能人才的队伍,李全胜希望青年一代的蓝领们能多花一点精力钻研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希望新一代的蓝领技术人员,用心做事,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从点滴做起,从细微与细节之处做好每件小事,多方面、多层次地对待每个环节。”李全胜说。
“师傅是一个热情开朗有亲和力的人,是个善于帮助他人的人,有很高的自我修养。”李全胜的徒弟黄凯说,得知师傅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之后,以他为荣,也觉得是实至名归。
【动态】
江西有2000多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截至目前,我省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已达2107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已达1198人。记者了解到,此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为按月发放一定金额的津贴标准,现在已给予一次性2万元的发放标准。
到2016年底,全省拥有技能人才429万,占城镇从业人员总量的41.8%;其中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128.17万,占技能劳动者的29.87%。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39万人,比“十一五”期末增长35%。
“省人社厅还计划以省政府(省委人才办)名义实施‘赣鄱工匠’的评选工作,表彰和挖掘一批支撑江西产业经济发展大师名匠;以人社厅名义在全省进行‘能工巧匠’的评选,在各行各业中发现和培养一批岗位能手。”江西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相关负责人称,“工匠精神”将会成为以后高人才建设中的一股正能量,今后还会涌现更多能拿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赣鄱工匠”。
相关链接
政府特殊津贴制度是关怀广大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激励他们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为国家建设作出更大贡献的重要制度,也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的重大举措。(江南都市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