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杨 静
记者注意到,“两高”报告中多次提及“江西实践”,包括立案、监督、执行、司法合作等诸多创新之举。
过去一年,江西着力强化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守护绿水青山,成绩斐然,此项工作分别出现在“两高”报告中。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中提到,“福建、江西、贵州法院积极服务保障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对江西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专门机构,实行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模式,探索生态环境修复性判决等措施,加大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力度,为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保驾护航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江西的“生态检察”工作也写入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报告提到,“推广福建、贵州、江西、重庆等地做法,探索‘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的生态检察模式,推动环境治理、生态修复。”
“江西实践”同样体现在对“执行难”问题的破解中。最高人民法院报告中指出:“湖南、黑龙江、江西等地法院深化异地执行协作。”亮点之一就是江西省高院执行局与江西日报社及18家商业银行共建“法媒银失信被执行人曝光台”,联合惩戒失信被执行人新模式的创新之举。
在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方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提到,“湖北、湖南、江西检察机关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服务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去年,江西省检察系统加强与长江沿线地区的司法合作,惩治和预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产业区建设等领域犯罪,为非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