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全面推进法治江西建设,是着眼于江西绿色崛起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全民普法信法守法,则是兴赣富民的长期基础性工作。
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上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引领,推动法治江西建设热度持续高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在南昌顺利召开;12件法治创新举措得到中央或部委肯定,并向全国推广;在全国率先出台首个省级行政权责清单管理办法……
从执政行政到日常生活,从经济活动到社会民生,法律的作用日益凸显,法律的力量愈发强大。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法治带给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更感受到了法治对于全面推进改革的助力和保障。
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
万年县裴梅镇龙港村村支书程秉龙曾因一笔补偿款的发放,“纠结”了一年多。2014年,龙港村附近的一个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在征用村里100亩山地后,给予了补偿款90万元。没想到,“金蛋”却成了“炸弹”。
程秉龙回忆,由于全村9个村民小组对于补偿款发放方式存在异议,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9月,村小组会、党员会、村民代表大会反复商议,每次都不欢而散。直到2016年初,挂点该村的法律顾问出面调解,才达成协议。
这是我省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一个缩影。经过两年努力,2016年底,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法律顾问制度在全省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和村(居)委会的全覆盖。从服务科学立法到参与重大决策,从介入重点案件到化解重要信访……法律顾问制度的积极作用已经显现。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省委书记鹿心社强调,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24万余名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参加法律知识考试,参考率和合格率近100%……过去一年,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中间,法治权威正在逐步树立。“法无授权不可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这些明确的原则正指导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每一步进程。
政府讲法、领导守法,公众自然更加信法。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全省法院受理案件395613件,审结389865件,同比分别上升9.29%和29.5%。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已经成为全社会化解矛盾的最有力武器。
在改革中提升司法公信力
司法体制改革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和关键的一步。在传达学习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精神时,我省明确:要深入贯彻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把中央改革举措落实到位。
一年来,我省司法体制改革接连破冰,从夯基垒台到立柱架梁,着眼于提升司法公信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一系列关联度高、耦合性强的改革举措陆续出台,形成了司法体制改革的主体框架。
——法官检察官员额制稳步推进。2016年6月6日,首批法官入额考试举行,6家试点法院的221名法官参加了员额内法官选任考试笔试。同年8月25日,138名首批员额内检察官面对国旗庄重宣誓。
——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顺利实施。继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西省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实施方案》后,省检察院、省司法厅联合召开全省推进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工作会,于2016年12月21日向社会公布了新一届155名省级人民监督员名单,次日宣誓正式上岗。
——律师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公司律师制度的实施意见》,省公安厅、省司法厅联合出台《关于律师参与维护公安民警执法尊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省委深改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律师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积极破解执行难问题。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联合出台《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试行)》,坚持三家单位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我省司法体制改革扎实有序推进,改革红利逐步释放:法官检察官多办案、办好案的积极性、责任心明显增强;员额制改革让司法人员各归其位、各尽其职,实现了法官检察官的专业化、职业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让人民监督案件办理,形成了防止冤假错案的制度保障。
司法公信力,在这一系列改革中稳步提升。
普法宣传深入人心
“自从被‘法媒银’平台曝光后,不能乘飞机、坐高铁。”失信被执行人熊某被列入黑名单后,不少项目无法参与,无奈之下只好主动找银行要求“尽快执行”,返还4680万元借款和利息。2016年12月6日,人民日报在头版以《江西“老赖”寸步难行》为题,对熊某进行了报道,结结实实地给“老赖”们和广大市民上了一课。
像这样的报道,还有很多。2016年是法治江西建设舆论宣传工作浓墨重彩的一年。全年在全国各类主流媒体刊发报道3000余篇,仅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前后,我省就在中央媒体刊发相关稿件100余篇,在全国各类主流媒体刊发报道400余篇。
普法宣传,效果是关键。过去一年,我省注重以案例形式进行普法,让群众参与法律实践,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普法,让普法宣传深入人心。
2016年11月11日上午,省人大常委会对《江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进行立法听证。市民、专家、律师等不同群体代表齐聚一堂,为进一步完善草案建言献策。这一幕,被记录在江西日报《开门立法 彰显法为民立》一文中。让群众参与的同时,我省在省内主流媒体开辟专栏进行报道,让立法过程瞬间变成了一个良好的普法教育实践。
翻开省内主要报纸,打开省内主要电视频道,点击省内各类综合网站,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法治案例呈现在我们眼前。过去一年,我省法治教育主题活动广泛开展,普法工作在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号角声中不断提挡加速,兴起一个个高潮。
——深入开展“江西十大法治人物”“江西十大法治事件”评选活动;开展全省“百万网民法律知识竞赛”活动。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在省内主流新闻媒体开辟专栏,推出“大力推进法治江西建设系列谈”“省属高校校长法治访谈”“设区市普法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访谈”等系列法治访谈。
——全省联动共同唱响法治好声音。南昌开办法治类专栏10余个,刊发各类宣传报道800余篇;景德镇举办首届“十大法治人物、法治事件、法治故事、法律明白人”评选活动并开展宣传报道……
今年是“七五”普法的第二年,也是“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的关键之年。和着时代节拍,肩负时代使命,我省普法工作的步伐正锵锵迈出。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普法工作的持续深入,法治精神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法治信仰将得到进一步坚定,法治之光将点亮我省兴赣富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