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新闻网讯 近日,就读于华东交大理工学院的小万同学在昌北公交站下车之后,打算解锁一辆共享单车骑回学校,但经过多次扫码验证之后也无法将单车解锁。“我就在公交站台附近找到了一辆共享单车,看到单车的座位下面和车头旁边各有一个二维码,就用手机扫描下载了app。成功登录之后,手机界面显示出了付款提示,我按照提示支付了99元当作押金。可是支付了押金后,车子却没有解锁,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小万说。
扫码骑共享单车却遭遇骗局
记者调查了解到,小万同学的遭遇并非个案。家住金域名都小区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上个月的一天,他用共享单车时,发现每一辆车都有“扫码用车,仅需一元”的字样。他在车头、车座、车身上看到三个二维码,就随意选了一个二维码进行扫描。
扫码成功后,手机显示转账字样,收款方为“官方支付账号”的微信号,王先生按照系统提示进行了充值,付款20元后单车却没有解锁,系统再次提示需缴纳299元押金才能正常解锁。这时,一个年轻小伙提醒他不要上当。王先生才知自己扫了“山寨”二维码。
骗术:加贴二维码或覆盖原有二维码
记者调查发现,共享单车扫码骗局通常有两种手法。最常见的是在共享单车上加贴微信和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二维码,并且将账户昵称改为共享单车;另一种更简单粗暴,是在共享单车原有的二维码上覆盖一层“山寨”二维码。
对此,记者咨询了南昌市市监局。该局一名余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商家应该保证交易方式的可靠性,消费者通过扫二维码向商家支付费用,商家有责任保证消费者所支付渠道的正确性,同时加大巡查力度对车身二维码进行核对验证。(记者 聂俊鹏 文 魏勇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