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修复师是颇为神秘的职业,就像去年因纪录片在网上大火的故宫文物修复师一样。事实上,他们是连接历史与现代的“修补人”、为珍贵档案记录“诊断治疗”的“医者”。 在修复的过程当中,他们眼观物器,手染墨色,让一件件被岁月侵蚀了的古器重新照破山河。今天起,晨报将陆续推出“我在南昌修‘历史’”系列报道,为大家揭秘档案馆中那些濒临破碎的珍贵档案如何经过修复焕然一新;修复师们又是怎样用一双巧手,将历史长河中的碎片拼接起来,让无数动人的故事重现。
2017年3月24日,晨报刊登了《2017版南昌地图更新九龙湖片区》的报道,最新版的南昌地图通过我们的报道进入读者的视野。然而,却鲜有人知道,在南昌市档案馆中,珍藏着一份1926年版的南昌市全图原件。曾经,这份珍贵的地图在岁月的洗礼中几乎碎成纸屑,修复师们用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将它一片一片拼起。如今,这张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地图几乎看不出“年纪”了。
“镇馆之宝”
年代最久远南昌市全图
系北伐战争作战地图
经过允许,记者穿过“闲人免入”的走廊,缓缓走进南昌市档案馆档案库房,随着钥匙转动锁眼,咔嚓一声,保险门打开了,伫立在眼前的是秉承中华传统建筑风格中轴线格局的一面屏风墙,上面悬挂着一幅彩色地图,上前仔细瞧地图上赫然写着“南昌市全图”几个大字。
“2014年的时候馆内收藏到南昌市全图,那个时候有张彩色地图十分不易。”南昌市档案馆保管利用处处长余杨告诉记者,这是南昌市发现的第一张也是年代最久远的南昌市全图。“以前看到过一张江西省城全图,但是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这张早的南昌市全图。”
说起这张珍贵地图的来历,余杨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我们当时正在筹备一个特藏库,急需‘镇馆之宝’。”余杨告诉记者,因为这张图凸显南昌市地域特色,很具有本土代表性,所以当时心想无论如何也要把它征集回来。
“这张地图是1926年的南昌市全图,年代较早,有意思的是这张地图是在北伐战争中攻打南昌城时北伐军使用过的作战地图!”原来,当时这张南昌市全图与另外一张军事地图同时出现在一名地图收藏玩家手中。军事地图是被一位哈尔滨收藏家买下,而这张南昌市全图被一位武汉玩家收走。几经辗转,南昌市档案馆如愿抱回这‘镇馆之宝’,这张年代最久远的南昌市全图得以“回家”。
修复之前
像威化饼一样
“嘎嘣脆”一动就掉屑
“师傅,这张图是原件吗?怎么看不出来破损痕迹呢?”一旁跟着余杨学习修复档案的档案馆修复师杨柳青惊呼。余杨说,当时地图被征集回来的时候破损比较严重,现在几乎看不到任何痕迹,这化腐朽为神奇的修复技术可见一斑。
然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南昌市全图在修复前并不是现在这副面貌。“当时我和另外一个同事前往武汉买下这张地图,刚开始的时候几乎不敢打开地图,因为一打开地图里面全都碎了。”余杨解释,收购时地图已经残破严重,尤其是地图的中间部分。“幸好,经过修复,现在我们几乎看不出当时的拼接痕迹。”
据介绍,最早拿到这张南昌市全图的时候,它是由四张纸拼接成的,后来经过多次修复,修复方法是使用米汤和牛皮纸进行粘连,由于米汤的粘性较强,时间一长纸张发生脆化。按照余杨形象的比喻,纸张就像平时食用的威化饼干一样,“嘎嘣脆”一动就掉屑。“当时整张地图是用一张很大的纸包裹起来的,因为地图周边的纸张不时有碎屑掉落,我看了一半就不敢看了。”谈起当时开图的情景,余杨依然心有余悸。
修复时长
耗时两个月
每天控制空气干湿程度
记者了解到,修复这张南昌市全图花费了不少心血,耗时两个月才修复完成。
“由于地图比较大,光是揭开上面的牛皮纸就花了一周的时间。”余杨介绍,不仅如此,在修复过程中,地图上的纸屑不时掉落。为了还原地图本貌,在修复过程中他只能用照相机拍下地图修复前的照片,每掉落一块余杨就需要在上面做一个标记,再将纸片放在一个小袋子中,以便记录该纸片的原来位置。“比如在五号区域的纸片掉落了,我之后还要还原到五号区域,就好像拼图一样。”
牛皮纸揭下来后,还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首先要找一块比地图还大一点的塑料布,因为地图上有不少碎屑,要将地图放在上面修复,这样塑料布才能够将地图一次性拿起。”余杨告诉记者,地图上断裂、破损的地方都使用裱画用的绫布,地图外面衬着纸张在有折痕的地方进行修复。
上墙后才是修复工作中最令人紧张的。“如果不做好这些前期准备工作,一旦地图上墙后,由于温湿度不一样,接缝的地方会产生崩裂的现象。”一旦中间的缝隙重新崩开,便又需要把牛皮纸揭开重新修复。
不仅是修复方式要小心翼翼,每天修复的过程中还需要小心地控制空气中的干、湿度。“空气湿了要开启空调把湿度降下来,湿度低了地图容易炸裂又要将湿度提高。”余杨说,为防止地图干裂,修复过程中时时刻刻需要喷水。
修复技术
浆糊需修复师自制
中药和面粉一起熬制
不仅是修复过程耗时长,光是地图修复前期的准备工作都进行了一个星期,包括所有的密封条以及浆糊都需要修复师自制。
“浆糊是用面粉做的,买一块面粉去揉,就像揉包子皮一样将面粉揉得很有韧劲才行。”为了把面粉里的面筋给揉出来,修复师需要将面粉捏成许多小块放到清水里去清洗,在洗的过程中把面粉中的淀粉留在底部,然后再将不需要的面筋取出。
“这些留在盆中的淀粉在第二天的时候会沉淀在底部,上层的水会逐渐变黄。”余杨介绍,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将黄色的水倒掉,再重新加水,反复多次,历时一周的时间,再加上白芨粉等多味中药以及明矾,“因为中药可以增加黏度以及防虫,一般纸制品周围空气到达一定的温湿度后易生虫,可能会导致纸制品多处出现虫蛀现象。”
紧接着将中药用粉碎机打碎,过四十目的筛子,接着打碎,然后再过八十目的筛子。一斤的药材到最后只有二两或者三两。“再将中药和面粉和在一起进行熬制,面粉呈雪白透明的状态,外观就好像平时吃的发糕一样。”余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