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排私划的“山寨泊位”。
3月30日,省体育馆门口的“山寨泊位”上停满了车辆。
3月30日,一名中年妇女在收取停车费时与泊车女子发生争吵。
4月4日,省体育馆西门旁,一名女子驾驶助力车在等待车主停车。
4月4日,口腔医院门口,一名男子在“山寨泊位”上收停车费。
连日来,不断有市民拨打本报“啄木鸟在行动”栏目热线,反映福州路上的省体育馆西门口长期有人圈地收取停车费,且一看就是私划的泊位,可一直未见职能部门予以取缔。
投诉
福州路上存在大量“山寨泊位”
日前,余先生向本报“啄木鸟在行动”栏目反映,称他将车辆停在福州路边的泊位上,交了5元停车费后,却被交警贴了罚单。“去交警大队一问才知道,那是私划的非法泊位,太坑人了!既然是非法泊位为何不予以取缔呢?”余先生气愤地说。
“那些泊位已经存在多年,且数量很多,旁边没有任何收费标牌,收费员也没有正规着装,一看就是‘山寨泊位’和非法收费。”在附近开店的熊先生告诉记者,“这些人只要看到有车来就开‘拐的’冲上去收钱,速度非常快,几次差点撞到人。现在南昌启动了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怎么这么明显的‘山寨泊位’和非法收费行为就没有人管了,这真让人难以理解!希望相关职能部门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并及时取缔,别再让这些‘山寨泊位’和非法收费行为给南昌抹黑了。”
现场
残疾人私划泊位擅自收费
3月30日下午,记者来到福州路实地调查。在省体育馆西门口,记者看到道路东西两侧地面上划了一排停车泊位,且已基本停满了车辆。两名身着便装的女子驾驶残疾人助力车在一旁忙着收费,每停一辆车便在本子上做记录。但在泊位旁,记者并未找到停车收费告示牌。显然,这些泊位是私设的非法泊位。
“这些都是残疾人划的,全都由他们自己收费。”福州路南侧正规泊位的停管公司收费员证实了记者的判断,“这边正规车位不到20个,其他全是私划的‘山寨泊位’。”
随后,记者将车辆停入“山寨泊位”中。车还没停稳,一名中年妇女就驾驶残疾人助力车来到了跟前,要记者交停车费。
“5元一小时,先交10元。”该妇女一边说,一边记录记者的车牌,并用粉笔在地上记下停车时间。记者交费后索要发票,但该妇女留下一句“没有发票”后便扬长而去。
记者在附近观察了一番,发现“山寨泊位”主要集中在省体育馆西门口和省中医院侧门附近,数量至少在40个以上,全是驾驶助力车的残疾人在收费。
在记者走访的过程中,两名收费的残疾人堵住了一位车主的去路,逼其交停车费。记者了解到,该车主从重庆来南昌给女儿看病,刚从医院出来就被“收费员”堵住了,威胁她不交钱就不让离开。
“她连发票都开不了,我为什么要交钱?才停一小时就要收20元,难道随便划根线就能收钱吗?”该车主十分气愤地与收费员争论了起来。没过几分钟,收费员从威胁变成了破口大骂,随后纠集了多名残疾人将车主团团围住,无奈之下,车主被迫交钱才得以离开。
回应
治安支队承诺整治却乱象依旧
随后,记者来到市交管局停管大队采访。一邬姓中队长在了解记者来意后,向记者出示了一份《临时占道停车审批等有关问题协调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明确,设置机动车临时占道停车泊位的审批单位由交管局牵头;对私设泊位擅自收费的违法行为,由治安部门牵头进行常态化整治。
“我们只是负责停车位的审批,私划泊位处罚的主体是治安支队,应该由他们牵头。”邬队长说,在由治安支队牵头的情况下,交管局才可进行配合,安排工作人员将非法泊位涂黑。
随后,记者来到市公安局采访,宣传处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将把该情况向分管领导和治安支队长汇报,稍后给记者反馈。
3月31日,该负责人向记者反馈称,治安支队会派人前往现场整治,但不便接受采访。
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是否能像其承诺的一样进行整治?4月2日、4月4日,记者两次前往现场调查,发现私设泊位擅自收费的违法行为依旧存在,无任何整改迹象。
福州路上的“山寨泊位”为何能存在多年,而且一直在非法收费?究竟是职能部门不想管还是管不了?记者将追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