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已经成为香港最常见癌症的首位,每年呈报的新症有近五千例。政府去年推出大肠癌筛查先导计划,首阶段在肠镜检查后发现患癌的比率高达6%,远较政府预期高出一倍,而发现的51宗大肠癌个案部分病情已发展至第四期。
2017年3月27日,记者通过维港健康向香港综合肿瘤中心了解到,首阶段筛查计划针对68至70岁人口,本中心内视镜部门主管潘冬松医生强调,假如这群组中有6%人患大肠癌而毫无症状,发病率便属于相当高的水平,反映市民更应尽早开始接受大肠癌筛查。
在被转介进行大肠镜检查的市民中,至今有799人完成检查,结果有多达704人需要切除息肉,包括560人患有大肠腺瘤,51人更确诊患上大肠癌,余下93人则有大肠息肉增生、大肠发炎或没有病理变化。
政府最初估算仅3%做肠镜检查者确诊患大肠癌,外地类似计划的数字则介乎2%至6%不等。卫生防护中心监测及流行病学处社会医学顾问医生程卓端承认,首阶段参加者患大肠癌或腺瘤比例均较预期高,相信与参加者年龄较大及计划的收割效应有关,有七成人经大肠镜检查诊断出患有大肠腺瘤,并已于检查过程中即时切除,避免将来演变为癌症。
对此,我省肛肠医学权威单位——南昌东大肛肠医院专家指出,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和痔疮很像,导致有些患者患了大肠癌却没有及时发现。如果大便里带有血迹,大便习惯及形状改变,长时间便秘或腹泻,长时间腹部隐隐作痛;出现任何一个这样的情况,就要引起重视。大便隐血是大肠癌的高危因素,消化道有出血情况,就一定要进一步做肠镜检查。另外,专家特别强调年龄在50~74岁的成年人定期体检和进行结直肠肿瘤筛查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家族中有结直肠癌或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时。定期筛查如果发现有肠息肉,要及时手术处理,可以降低癌变几率,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日本奥林巴斯电子结肠镜——实现可视检查
南昌东大肛肠医院引进的日本奥林巴斯电子结肠镜是检查大肠癌的重要仪器,该仪器通过安装于肠镜前端的电子摄像探头将结肠粘膜的图像传输于电子计算机处理中心,后显示于监视器屏幕上,可观察到大肠粘膜的微小变化。如癌、息肉、溃疡、糜烂、出血、色素沉着、血管曲张和扩张、充血、水肿等,图像清晰、逼真。
南昌东大肛肠医院温馨提示:大肠癌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很普遍的癌症,任何疾病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够注意生活细节,有好的生活习惯,这种疾病还是可以预防的,需要大家引起足够的重视。大肠癌治疗强调一个字“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期大肠癌手术效果好,中、晚期手术效果差,死亡率高。早发现大肠癌30天并及时治疗,可多活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