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道陈旧的老街,条条深邃的小巷,是这里老百姓的必经之路,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栖息地。近年来,渝水区加快推进背街小巷提质改造工程,不断提升城市面貌,为百姓生活提供优良环境。目前,所有项目改造点进展顺利,渝水二小南门道路、里木塘内等19处背街小巷改造点已全面竣工,其他背街小巷改造点也全部进入工程扫尾阶段。
聚焦城市角落 打造群众民生工程
“由于床上用品厂倒闭,背街小巷年久失修,晴天“扬灰”雨天“积水”,最高可涨一米多高,居民为‘出行难、路不平、灯不亮’等问题大伤脑筋。”通洲街道办事处通济小区主任高智勇介绍说。
创建文明城市,优化城市环境,不仅反映在拔地参天的高堂广厦,宽敞平坦的主干道,更细腻地体现在细微的一条陈旧的老街,一弯深邃的小巷。该区将目光聚焦城市的角落,投向那些大街背后的小巷小街,在前几年推进背街小巷改造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加大改造的力度,把这一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办好,打造民心工程。于是,一场城区背街小巷整治攻坚战在全区打响,4月底开始陆续启动了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项目改造。
小天地聚民生
背街小巷喜换新貌
背街小巷的改造,看似工程量不大,却涉及路面改造、地下管线铺设复杂工序。区政府环卫办主任罗卫军介绍道:“渝水一小道路是从今年6月份开始的,目前已经完工95%,我们的路面都是按照二级城市道路标准去做的,沥青的加铺和人行道彩砖的铺设让道路更加清洁平整,方便居民和车辆的出行。另外,因为以前的下水道管口径都比较小,而且没有分流,街道两旁臭气熏天,现在下水道改造成雨污管网分流,大大改善了空气质量。”
铺就百姓出行路,点起居民窗外灯。改造后的背街小巷“脱胎换骨”迎新颜,巷路面平整卫生,空中线路整齐、美观,街巷照明设施正常亮灯,一条条背街小巷以整洁、平坦、畅通的新姿态呈现在群众面前。“目前,两边的人行道和排水管都改造完成,新添了40盏路灯,周围小区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济小区主任高智勇说道。
群众同声点赞 民生实事尽得民心
“这条街道以前的路真的是不好走,路面坑坑洼洼,一下雨,整个街道污水四溢,溅得两腿都是泥。学生上下学特别的不方便,现在政府为咱们着想,道路最少拓宽了两米以上,作为校方,我深刻感受到了背街小巷的改造带来的福利。”渝水一小校长刘立平说道。
走进改造好的背街小巷,大家纷纷为党和政府的民心工程齐点赞——说到背街小巷改造,渝水一小街道的居民们打开了话匣子。“三十几年来我一直住在渝水一小道路附近,除了路面坑坑洼洼,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排水沟里面散发的恶臭味,一下雨,整个街道污水四溢、臭味熏天。感谢政府为我们办实事、解难题,拓宽道路、改造下水管道,改造的不仅是背街小巷更是我们的幸福生活。”居民廖志明对街道的改造深有感触。
如今,原床上用品厂老厂长邹士明说:“厂房倒闭之后,这里是一片狼藉,杂草丛生,垃圾满地到处都是,下雨天的时候积水漫过膝盖,每次都是别人把我背回家,现在好了,道路平了,路灯明了,感谢党和政府的阳光照进了这里,改善温暖了我们居民的生活。”
随着背街小巷改造工程的有序推进,该区一幅特色鲜明、景观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蓝图正逐步展现在老百姓面前,让万千群众追逐幸福的美好梦想有了近在咫尺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