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11月25日新余讯(徐洪清)市委农工部在“五大”活动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截止10月底,全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7069万元,190个新农村建设点,完成改水12435户,改厕12186户,硬化村组道路139.25公里,拆除空心房(危房)12.76万户平方米,新建住房16.76万平方米,植树20余万棵,安装太阳灯3000多盏。
在中心镇建设中,该部创新工作思路,以项目为抓手,以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中心镇建设各项工作。罗坊、双林、良山、河下四个省级百强中心镇共安排建设项目20个,预计总投资21480万元,现已完成8909万元。在去年罗坊、双林两镇扩权强镇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今年又启动了良山、河下两镇的扩权强镇改革,目前,渝水区已明确了134项权限下放给良山镇,仙女湖区明确了140项权限下放给河下镇,相关对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在生态文明村庄建设中,该部创新工作方法,在按照“标准更高、细节到位、亮点突出、各具特色”的要求抓好“七改三网”建设的同时,推行村级民事卡片式管理网格化公共服务。渝水区良山镇下保村、仙女湖区仰天岗办事处湖陂村成立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内设党务工作、民事代办、社会综治、产业发展4个服务窗口;分宜县双林镇宋家村、洞村乡南村村,渝水区良山镇白沙村、新溪乡泗溪村,仙女湖区欧里镇白梅村兴建了文化礼堂或文化墙,这些举措极大地丰富了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良山镇下保村、欧里镇昌坊村被评为全省20佳休闲旅游秀美村庄。
在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中,该部创新工作模式,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疲劳应付向市场化运作转变,从新农村建设点向全市各个自然村延伸转变,从单一政府主导向政府主导和全民参与的复合转变,全市32个涉农乡镇建成或在建垃圾中转站28个,配有垃圾收集车78辆,建垃圾池8043个,配垃圾桶14624个。全市农村按50户配1名保洁员的标准,共聘请村组保洁员4474名,实现了村组保洁员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