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 览史发古之幽情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经历世事变幻,对于旅行,可以说他们是在寻找回忆。
览古可以触碰到他们心里最脆弱的神经,更容易触景生情,每到一处,就像在自己生命的长河中行走。
科技的快速发展令60后时而忧伤、时而感怀。他们在都市的快车道上行走,一方面紧抓着高科技的尾巴,一方面遗憾长叹,因为高科技几乎毁掉了这一代人的记忆。
更多的时候,60后希望故地重游,寻回逝去的记忆。
作为黄石本土旅游景点,国家矿山公园不仅是一个旅游景区,还是一个生产厂矿,是由近代工业先驱张之洞创办且唯一保留下来的铁矿。
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有着悠久历史,公元226年,孙权在铁山大兴炉冶锻造刀具,拉开了大冶铁矿辉煌的开采史。1780多年来,大冶铁矿“锻造”了全国任何矿山都无法比拟的“十个第一”:开国领袖毛泽东视察过的唯一一座铁矿山;落差444米的世界第一高陡边坡;亚洲最大的硬岩绿化复垦基地……
走进公园,“井下探幽”、“矿山博物馆”等主题游,都透露着浓郁悠久的矿冶文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位于公园入口处正前方的露天大采场——天坑。“天坑”的实际名字称“矿冶峡谷”,是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核心景观。其外形如一只硕大的倒葫芦,东西长2200米、南北宽550米、最大落差444米,被誉为“亚洲第一天坑”。站在景观台前,“天坑”的恢弘气势让人感叹人力之伟大、大冶铁矿历史之悠久。
巨大的毛主席塑像可以让60年代的人领略伟人豪情,令其老当益壮,志气冲天。
除了“天坑”外,公园内最引人瞩目的应该是“槐花节”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为改变矿山环境,大冶铁矿陆续投资几千万元,开展矿山复绿。如今,经过20余年的不间断栽种,昔日废石堆放场变成了366万平方米——相当于10个天安门广场大小的亚洲最大硬岩绿化复垦基地。每年四、五月份,矿山公园举办槐花节,“香飘十里,花开万树”的景象吸引着省内外游客慕名前来。
走进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矿冶文化的气息会扑鼻而来,60后走进其中,领略伟人风采,定会心旷神怡,将一生荣辱都淡忘在这座历史名矿中。
70后 登山尽展青云之志
60后历经国家的转型、发展,他们更倾向于寓情于景,览古寄情。70后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在旧式教育下成长,传承了很多传统道德;他们又在新社会中历练,心中播下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种子。
面对城市里的雾霾、粉尘,他们开始对事业、人生重新定位,他们开始不断地寻求好空气。他们试图摆脱生活所迫,投入自然,登山养肺是首选。
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境内的云台山是假日登山的好去处,它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国家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六个国家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漫山覆盖的原始森林,深邃幽静的沟谷溪潭,千姿百态的飞瀑流泉,如诗如画的奇峰异石,形成了云台山独特完美的自然景观。云台山的山水堪称一绝。登上海拔1308米的主峰茱萸峰,顿时一览众山小。除此之外,云台山独有的瀑布景观绝对会给人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落差300多米的云台瀑布似擎天玉柱,尤为壮观。青龙峡景点有“中原第一峡谷”美誉,这里气候独特,水源丰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旅游的好去处。70后游览云台山,在寄情山水的过程中寻求自己的人生定位,在青山碧水前,他们的青云之志不再是过度向自然索取,而是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80后 猎奇品农情以遣浮夸
城市化的巨浪令处于农业大国的80后很少有机会体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劳累。有人说都市里的80后不会生活,他们成长于“温室”,不知人生疾苦。
目前,80后已然登山历史舞台,他们虽然张牙舞爪,不惧世事,但是在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他们也开始关注农耕文明,他们将不带任何生活负担的农耕看成一种浪漫。随着80后也渐渐地为人父母,DIY采摘园变成了其追逐天伦之乐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