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成合力,加强路面隐患整治。为做好校园周边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大队秩序科、城区中队联合对安全隐患多、交通状况差、群众反映强烈的校园及周边道路开展集中检查活动。对校区比较集中的路段区域进行排查,进一步完善学校周边道路的警告、限速、慢行、让行等交通标志及交通安全设施,对发现的问题认真进行梳理,及时完善台帐制度。
二、科学疏导,筑牢安全防线。大队严格落实大中小学生上、下学等重点时段持续推行"护学岗"行动,根据深入学校掌握的各校园放学上学时间变化情况,建立动态科学的勤务制度,确保在学校上下学时,民警能够第一时间出现在校园周边重要道路路口,对交通进行指挥、疏导。大队合理规划和调整校园及周边道路交通,采取在远端设置临时停车区和交通管制等措施,提前分流和减少通过校园门口车辆,防止上、下学期间校园门口交通堵塞和人群大量集结。同时增加校园周边道路的巡逻班次,配合执勤岗点,严格查处学生上下学其间,机动车通过人行横道时不按规定停车让行、不减速慢行、不按规定超车和停车等妨碍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突出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确保中小学生、儿童在内的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安全。
三、专项治理,加强校车管理。为抓紧落实校车管理制度,杜绝涉及校车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大队组织民警对辖区内所有中小学校校车基本情况进行一次彻底排查。对车辆及驾驶人逐一排查、逐一核对、逐一登记、逐一检验,不断完善校车台帐制度,并督促校车负责人建立健全校车数量、所有人、驾驶人、运行时间和路线等登记制度。
四、深入宣传,强化安全意识。一是分解落实,强化责任。为严防校车事故的发生,由民警担当校外辅导员,到各个学校进行了交通安全常识教育,教育广大家长和中小学生、儿童不乘坐不合格车辆,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二是深入宣传,营造氛围。根据中小学生及幼儿年龄和接受知识程度有限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通过剖析典型事故案例和散发宣传资料、交通宣传画以及播放光盘等形式,广泛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安全乘车、文明骑车、文明走路的常识,向学生们生动再现道路交通中的各种违反交通安全的行为,更有效、直观地对中小学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使安全知识更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