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 广泛参与 创新模式
我市加快群众体育社会化进程
新余新闻网1月3日讯(记者平国旺 通讯员李顺民)记者从新余市2015年群众体育社会化工作进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2015年的全民健身活动可谓好戏连台、精彩纷呈:第三届机关运动会、第二届妇女运动会、第三届职工运动会一个接一个;环仙女湖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江西省全民健身乒乓球大赛新余市分站赛、全市羽毛球公开赛赛事不断,11月1日举行的2015中国新余·环仙女湖国际马拉松赛,赛事规模之大,标准之高,参赛国家之多,人数之广,开创了我市单项体育赛事之先河……合作搞活动,联合办赛事,有力地推动了全民群众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加快了我市群众体育社会化进程。
发挥政府主导职能,大力优化全民健身环境,加强体育社团和人才队伍建设。今年,市体育局利用体彩公益金和争取省局支持,为我市新建农村村级健身工程65个、乡镇工程2个、社区工程5个,已建村级体育健身工程达62%,乡镇工程达84%,超额完成全省“十二五”规划指标,列全省之首。新建电子竞技协会、长跑协会、轮滑协会等体育单项协会3个,协会总数已达33个。新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219人,全市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25人,占我市人口总数万人比为18.5,居全省前列。各类体育单项协会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015年,全市由协会举办的各类市全民健身活动100余项次,完成全年任务的100%,由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指导建立的全民健身站点336个,经常参加活动人数达30余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8%。
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我市创新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起符合新余市情的“体教结合”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得到省体育局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并在全省推广。2006年,我市开始进行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近年来,该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2015年,市体校与市九中联合办校模式已经建立并开始运行;由市体育局利用体彩公益金1000余万元,争取省体育局500万元项目资金,总投资1500余万元的新余市体校综合教学楼已于2015年8月份全面竣工投入使用。目前,我市基本形成了“体教结合”联合办训练的四种基本模式,即市体育局与教育局联合办少儿体校的“九中模式”;由市体育局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新钢一小创办高水平体操、跳水训练基地的“新钢一小模式”;市体校与有关学校联合办队的“校队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办训练机构的“社会模式”。
市体育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我市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发挥部门、行业、体育社团、社会体育指导员、民营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的作用,加快推进群众体育社会化进程,增加体育人口,增强市民体质,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到2020年全市经常参加煅炼的人口比例由现在的28%提高到45%。同时,按照建设城市15分钟健身圈的要求,加强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争取到2020年全市城区生活区、农村行政村、乡镇体育设施全覆盖,全市人均占有体育场地面积由现在的2.32平方米提高到2.8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