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 星期三 小雨
窗外小雨,寒风刺骨。24年一遇的极寒天气将至,市人力资源市场的工作人员却忙得热火朝天。
“横幅都制作好了吗?”“好了。50条一条不差。”负责市人力资源市场工作的市劳动就业局市场就业科科长曹水生与市场工作人员对话。提起横幅,你一定会印象深刻。往年,我市大街小巷、车站、码头以及其它重要公共场所都会挂出新春招聘会的宣传横幅,这些横幅配合报纸、电视、网络等相关媒体的宣传,让各大新春招聘会的信息在全市广为流传。曹水生告诉我,新春佳节前后是我市做好就业工作的一段重要时间。在此期间,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节,部分返乡人员放弃外出务工打算,选择年后在家门口就近就业;也有部分就业人员抓住新春前后工作机会多、求职较为容易的机会选择“跳槽”。
为了做好春节前后我市就业招聘工作,进一步促进返乡农民和城乡各类劳动者就近就业、实现就业,市劳动就业部门提前筹划,收集企业用工信息,开展市场综合分析,决定在1至3月组织开展20场新春招聘会,以帮助市内各类企业解决招工难、稳工难问题,为广大用工单位和求职人员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曹水生说,1月31日,局里将在市人力资源市场内组织一场由市、县(区)联合举办的大型就业招聘活动。下周起,承办方人员将会在全市50个主要街道路口以及车站、码头等重要公共场合挂出制作好的招聘会宣传横幅,并通过报纸、电视、网络以及官方微博、微信等相关媒体发动全方位、广泛覆盖的宣传攻势,力争让广大求职人员早知晓、早准备。据了解,经过前期的用工信息收集,劳动就业部门发现我市各类企业、机构用工需求量超过1万人,用工需求较大的地方是开发区企业,但与往年相比,某一家公司因节后生产需求数百人的现象减少,用工企业招人主要还是因为人员流动而进行的劳动力补缺。
除此之外,与几年前相比,我市就业形势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许多企业的用工需求也有了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原来改制企业的一批就业人员年龄正在增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中的部分人劳动技能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难以适应园区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用工需求;二是在城区、园区务工的农村转移富余劳动人员因为文化水平低等因素,也不适合现代企业的用工需求。在此情况下,虽然我市有着较高的城镇化率以及较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就业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劳动就业服务部门没有等靠要。“解决招工难的问题,要牵住‘牛鼻子’,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提升劳动力技能。”市劳动就业服务局局长郭光明告诉我。目前,我市提升就业者的劳动技能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为园区企业提供定向培训服务。无论什么企业,凡是新招录员工,均可以免费参加定向培训,就业部门将为园区企业发放每人300元的补贴金。去年,工业园区企业定向培训员工1万余人,个别用工量较大的企业一年便申领补贴几十万元。二是就业技能培训。市内取得资质的定点培训机构可以组织一些城乡劳动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凡培训一人将由劳动就业部门按每人600元的标准发放补贴。三是创业培训。去年我市新余学院、江西工程学院、实训中心、金利达等6家取得省级认证资质的创业培训机构共组织创业培训多批,培训创业人才3722人次。郭光明说,除了举办各类新春招聘会缓解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等问题外,今年会尽早启动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通过这两驾“马车”实现市委市政府部署的“稳就业”目标,从而打一个破解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翻身仗”。(记者 王若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