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新余有爱”年度人物揭晓
文/ 梁颖 记者 王帆 刘敏 图/记者 凌厚祥
一个岁暮天寒的冬日,一场爱心涌动的盛典。
2月1日晚,市会展中心影剧院内爱心涌动,“新余有爱”2015年度人物发布会如期而至,在最强寒潮中续写爱的传奇,一个个平凡的故事在这里讲诉小城里的大爱。
台上鲜花奖杯频献,好人载誉而来;台下掌声雷动,观众几度落泪。
回眸,2015年渐行渐远。这一年,新余人把至诚刻在心里,珍藏着人间大爱的深情。这一年,新余人把幸福挂在脸上,传递着崇德向善的温暖。这一年,10个“新余有爱”2015年度人物和群体从140名“新余好人”中脱颖而出,成为颁奖台上最暖心的一幕。
沉甸甸的荣誉
黄梅生,奔波六载,就为撑起孤儿那片梦的天空;倪桂华、魏洪威夫妇,两个辛劳普通的工人,路拾18万元现金在寒风中苦等失主;徐振邦,退休18年,两脚踏山林,只为惠农……伴随着掌声,好人的事迹扑面而来。他们或因大爱而无疆,无私得让人感动;或因信诺而忠义,真诚得让人感动;或因朴素而高贵,纯粹得让人感动;或因舍生而忘死,崇高得让人感动;或因善良而坚强,执着得让人感动。
“这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日子,特别快乐,特别温馨。”作为第一个登上颁奖台的领奖者,黄梅生显得有些激动。双手捧着鲜花与奖杯,他说,“新余有爱”年度人物发布会这个舞台,让更多的好人展示了自己所做的事,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这份荣誉,沉甸甸的。这是人生新的开始。”领完奖的黄明亮如是说。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既然社会肯定我,给我这个荣誉,我就要对得起这份荣誉,要更加诚实守信,尽己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为新余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说不出的感动
是夜,市会展中心影剧院内座无虚席,有学生,有军人,有护士,有企事业单位人员,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见证爱的力量。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市民,将会场门口围得满满的。“因为知道了他们的故事,我们才能够一次次相信,在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里,道绝不远人,爱从未缺席。” 慕名而来的陈晓玲说。
听完年过半百高位截瘫的邹美英的励志故事,上一届新余有爱年度人物、中国好人榜获得者、电工厂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喜忠落泪了。他对记者说,最感动的是好人越来越多,他们那执著闪亮的人性光芒,如细雨涤尘,净化心灵,已然成为新余精神文明的缩影与写照,他们那催人泪下的感动力量,如春雷惊空,振奋精神,更成为新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与见证。
“我很敬佩你!”在晚会开始前,上一届新余有爱年度人物、市志愿服务中心专职志愿者曾凡娣了解到徐振邦老人情系农村的故事后,便上前拉着他的手说。感动之外,更多的是激励与带动。“正因为有了这么多榜样,这么温暖的舞台,才会将正能量不断地传递,让更多的无助者得到帮助,鼓舞更多的人崇德向善。” 曾凡娣说。
献不完的爱心
近年来,一大批“新余有爱”人物和群体,无数次让我们泪眼婆娑,怦然心动。一个个普通平凡的名字,一个个鲜活而富有热度的生命,跨过年龄与性别的范畴,突破职业和地域的界线,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深深地镌刻在116万新余儿女的心灵丰碑上。
市文明办副主任朱卫萍说,实践证明,“新余有爱”正在成为我市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力有效载体,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余落地生根的重要路径,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和引领带头作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生动写照。
据统计,全市现有注册志愿者19万余人,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694个,志愿服务项目4109个,“网格化帮扶”、“文明交通劝导”、“桔动全城”等志愿服务活动源源不断地传递爱心,“新余有爱”志愿服务品牌深入人心。2015年,我市率全省之先建立首座“新余有爱 身边好人”主题公园,好人事迹融入青山绿水,好人精神入眼入脑入心,爱的种子在市民休闲游玩中落地生根。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4人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全国美德少年等殊荣,46人被评为“江西好人”或全省道德模范,140人被评为“新余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