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02年,市委、市政府启动渝州大桥建设,酝酿开发袁河南岸,建设“一江两岸”,扩张主城区,建设仙来新城。2005年,承担新城建设重任的仙来办事处成立。十年磨一剑。现如今,以“平安仙来、美丽新城”为城市符号的一座新城迅速崛起,一举成为新余一道靓丽风景线、成为最美“南大门”。
魁星阁、浮桥、三叠园、袁水园,渝州大桥、新余大桥、仙来大桥——
这些承载城市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的鲜活印记,因为与一座新城的根脉相通,愈发相得益彰、雄姿勃发、春意盎然;
食博汇、铜锣湾、龙池墅公园、沿江生态景观、音乐喷泉广场——
这些凝聚新一代建设管理者无数心血、智慧与汗水的新城新景观,因为整座城的迅速崛起,让城市版图扩充延展,让新城与主城区无缝对接、水乳交融。悠悠袁河水作证。在仙来办新一届领导班子倾力打造下,如今,有着“新余浦东”之美誉的仙来新城,美丽画卷渐次铺展,事业发展按下“快车键”,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一
2005年,承担新城建设重任的仙来办事处成立,新城的开发建设与管理,数任班子的接力传递,经历了蓄势待发、高速运转、紧急刹车几个阶段。
曾几何时,受宏观调控和自身体制机制影响,新城开发建设步伐放缓,债务负担不断加重,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导致的矛盾纠纷相继暴露,干部一度精神萎靡,不敢为、不作为、不愿为现象蔓延。2013年,渝水区综合考核考评,仙来办没有获得任何荣誉。
“如何改变内忧外患的局面,如何让广大干部摆脱心灵上的阴影,提振干部职工的‘精气神’?”是2014年6月办事处主要领导调整后,着力思考的课题。一个声音喊到底!“营造一个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工作氛围,关键是要发挥‘人’这个决定性的因素,只要我们的领导干部身先士卒、亲力亲为、靠前指挥,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障碍不能排除、什么局面不能打开?!”
立说立做,立整立改。新一届党政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约法三章:不准接受开发商和基层干部群众的任何吃请,更不得伸手;不得介绍自己的亲朋好友插手辖区内任何工程;各自沉下心去挂点帮扶,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合理诉求要有整改到位时间表,不合理的耐心劝导,销号处理,坚决管控不当利益诉求。
其身正,不令而行。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很快,办事处、管理处、村小组三级党员干部都动起来了。通过走访摸底,反复征求群众意见;通过绩效量化,理顺了基层干部职、权、利关系,极大地调动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消弭于基层初发。
“机关干部绩效考核,党政主要领导主动要求只拿干部的平均数;年度评优评先,班子成员主动将荣誉让给一般干部;春节走访慰问中,班子成员的亲属生病住院,没得到一分钱的慰问金。”谈到这里,在乡镇工作了二十多个年头的严绍伟感慨良多,“春节值班安排,办事处党委书记除夕夜放弃一家团圆,带头住在办事处,整整值守了一个通宵;办事处主任在大年初一也带头24小时值班。班子成员这么拼,我还是头一次看到。”
“领导干部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推诿扯皮?” 仙来办开发建设办主任黄志兵深有同感。
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上行下效,润物无声。点点滴滴的变化与行动,干部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潜移默化,干群关系由对立僵化走上和谐融洽,风气正了,工作顺了。
这,才是办事处立足本职,保持定力,在打赢翻身仗征程中,最可宝贵的精神支柱与财富!
二
从源头管理入手,努力从收入来源上解决体制上带来的不利因素;加强资产管理服务,努力盘活整合资产,做大经济总量;加强注册联商,利用好本土企业优势,推进“税收回归”工程,做大财税蛋糕;
坚持以时间换空间,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手段,逐步置换原有利率高、期限短的银行贷款,改善债务结构,提升发展后劲,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培植新的税源,加大招商引资,努力在城市建设、运输业、现代服务业及新兴产业方面取得新突破。
多措并举发力,让仙来办事处经济活力大增,历史遗留问题得到逐步化解、妥善解决,民生事业不断改善——
投资2400万元,完成了渝州大道和龙池墅大道改造;
总投资近4000万元,完成了棚户区三期安置房建设;
投资1600万元,实施了棚户区安置房“煤改气”工程,让4000余拆迁安置居民用上了清洁、安全的天然气;
食博汇—赣西批发大市场在2015年10月31日顺利开张;
铜锣湾商业文化广场如期开工建设;院田管理处思田村整体拆迁全面完成;
棚改四期(院前安置房建设)、仙来学校围墙、运动场地工程、中心幼儿园建设,仙来新城兴和路雨污管抢修工程、新余大桥南侧桥下公园绿化工程、新吉路改造等一批民生工程稳步推进。
三
一河清水、两岸秀色、人水亲和、繁荣发展、独具魅力。
很难想像,昔日这块蛮荒之地,通过十多载的持续给力建设,已然创造着“神话”,生长出“奇迹”。
一座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现代新城屹立在袁河南岸,一个集行政、文化、商业、教育功能于一体的区级公共中心业已建成。
2016年2月23日,渝水区三级干部大会。仙来办扬眉吐气,实现新突破,一举拿下四块金灿灿的奖牌: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全区城市管理先进、全区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先进、全区“结对认亲、渝水有爱”活动先进。社会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应急管理、公共机构节能、安全生产等工作都位居全区前列……
从2013年奖牌为零到2015年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仙来人励精图治,创先争优,奋发有为,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成绩代表过去,未来任重而道远。新的一年,清醒的仙来人瞄准更高更远目标,响亮提出,以“党建+城市发展”为抓手,始终保持一股子时不我待的干劲、敢为人先的闯劲、一抓到底的韧劲,遇到矛盾不上交、遇到困难不推诿、遇到挫折不气馁,在应对矛盾中化解矛盾,在应对困难中破解难题,追求卓越,奋力赶超,提振精气神,打好翻身仗,争当排头兵!
这是前进的号角,是激越的鼓点,更是不二的承诺与诤诤誓言。
“项目是载体,更是抓手。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我们要真正把招商引资这个龙头舞起来,全力服务好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城市自我约束管理,提升城市文明品位,推动物业管理改革,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最大政治责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围绕今年全处工作重点,仙来办主任钟淑平这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