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余高新区充分发挥产业基础较好、市场较旺、重大项目多、工业园区和特色农业承载能力强等优势,着力加快就业扶贫工作,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贫困人口脱贫步伐。2015年底,全区有3个贫困村脱贫,46个村的贫困人口减少到2196人,贫困率下降15.2%。新的一年,高新区将继续依托产业优势,深入推动全区精准扶贫工作。
据了解,高新区按照“四位一体”(选准一个优势主导产业、筹措一笔产业扶贫资金、组建一个合作组织、落实一套帮扶机制)产业发展新模式实施产业扶贫。积极选好主导产业,从本区重点发展的蜜桔、葡萄、黄花梨、油茶、药材、油面等优势高效产业中,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坚持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推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格局。高新区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在资金使用上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采取直补、产业保险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选准产业并助其发展。
此外,高新区对贫困户尤其是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结合土地山林流转、租赁或入股,探索扶贫资金出资折股到户的资产受益方式。鼓励引导行政村尤其是贫困村、贫困户以产权为纽带,在依法、自愿基础上将土(林)地承包经营权作价、产业帮扶资金入股,参与合作农场、联户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帮助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模式,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提高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加快脱贫致富步伐。